摘要:隨著新課改教育不斷加深,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要追求的目標。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是教師教授、學生學習的主要地方,但是這樣的場所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場所,所以,怎樣把“傳道”的場所引入創新,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小學數學教育作為學生數學類學科學習的基礎,培養創新性思維更加重要,不但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各種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點工作。
關鍵詞:數學問題;小學生;創新意識
一、 前言
在當前二十一世紀,國家的發展主要靠人才的發展,人才的發展在于教育的培養。而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小學階段是打下良好教育開端的基礎,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學科中的主要科目之一,肩負著重要的職責,所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積極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強化數學問題,才能發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 培養創新意識、創設數學情境模式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將情境模式教學方式引入進來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對小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把不同的情境模式引入課堂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帶動學生主動發散思維,有利于創新性思維的培養。通過情境模式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夠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與能力進行啟發,這種能力有利于學生在未來學習數學學科的知識過程中,運用獨特的數學構思思維進行數學思考,減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困難程度,而且在學生學會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過程中,創新性思維就會逐漸的培養出來。另外,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數學專用術語以及教授的課堂學習知識學生能否理解,必須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適應性,如果學生輕松就能接受課堂知識,可以循序漸進的加深一下知識點的傳授,但是如果學生普遍都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就一定要放慢課程的速度,并且用簡單的學術語言取代晦澀難懂的數學語言,直到學生們能夠跟上為止。這樣能夠打消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的畏難心理,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情境模式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創新性思維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圖形的課程時,教師可以將各種圖形的模型帶入到課堂中,分發給學生們,讓學生親自動手,通過利用圓規、直尺等各種學習工具,一起探討,找到圖形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并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能夠加深學習,使學生在實踐中求得學習知識的樂趣。
三、 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都具有活潑好動、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缺乏穩定性的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將課堂的氛圍帶動起來,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好的興趣是成功的基礎,小學生只有在充滿興趣的氛圍中,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數學知識,才能更加容易培養出創新性思維和意識。數學學科的知識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常常會容易讓學生感覺到乏味和枯燥,無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由此導致有很多的小學生對數學產生煩躁的情緒,抵觸數學學習。這時,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積極主動發現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對癥下藥。小學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當前多媒體教學方式一直是主要流行在教學課堂中的教學手段之一,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播放關于數學知識的圖片、動畫等,使數學知識不再是簡單的躍然于紙上,而是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課堂之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還要重視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滿數學知識,而數學知識也離不開生活實踐,這樣讓小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不再是晦澀難懂的文字,也是能夠解決生活中各種問題的手段,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從而激發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更加喜歡學習數學、使用數學,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 強化數學創新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帶著問題學習,能夠知道有哪里不足,也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提問,讓學生們能夠主動提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要突破數學教材內容的束縛,不拘泥于教材內容之中,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讓學生通過聯系實際等問題理解數學知識。小學生正是處在對一切事物新鮮懵懂的階段,所以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們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他們在未來數學學科知識的學習。在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過程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注意的是對學生提出問題的解答方式和態度問題,當學生們提出的問題正是要教授和強調的知識點時,一定要鼓勵學生們繼續提問,并進行夸獎和解答;當學生們提出的問題有失偏頗,離題甚遠時,也不要直接就下答案呵斥學生,應該用婉轉的語氣“很好,這是某某同學的理解,還有其他同學有不同的理解嗎?”切記,一定不要打消學生們的積極性,否則會打消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也打消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帶動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提問,善于發現問題的習慣,進而能夠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和塑造。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提問,引導學生找到不同的解題思路,敢于質疑教師的答案,進而形成獨特的創新思維。例如:在學習組合圖形求面積的課程中,我會把圖形拿出來,然后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進行組合圖形的分割,并找到多種解題方法,然后再找到解題答案,我在提問時,學生會有很多種解題方式對圖形進行分割或者填充,每個學生都能回答出多種解題方式,在解題過程中能夠體現出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流暢性、具有獨創精神。
五、 結語
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長期性有意識并主動的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帶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培養出善于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未來數學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劉金寶.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科普童話,2017(26):17.
[2]李冠軍,閆其新.淺議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意識的培養[J].名師在線,2017(01):67-68.
[3]徐平年.培養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及提問能力的途徑探索[J].數理化學習,2015(01):91.
作者簡介:
宋碩良,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市高新區崔家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