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情況,探討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從實踐的教學經驗出發,從多角度分析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效果,希望對于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合作教學;合作學習模式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具有一定的優勢,已經收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合作學習具有高效率、互助性等特點,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一定的優勢,保證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有效幫助學生的全面性發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具有相互合作、取長補短的學習精神,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理念以及集體意識,符合當前的素質教育的要求,便于學生更好地處理個人與集體利益的相互關系,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一、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 結合恰當內容來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切實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設計出符合學習教學方案,有效推動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所以,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考慮來制定相關的合作學習目標,便于全面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比如,在具體的《天凈沙·秋》教學過程中,只有保證學生能掌握詩歌的含義,這樣的誦讀才更有意義,只有理解了詩歌中蘊含的意境,才能進一步掌握詩人的思想感情。保證學習中具有明確目標,保證符合預期的新課標的要求。
(二) 合理分組
在分組過程中,一定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秉承“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可以從他們的個體差異、能力水平、學生性別等情況考慮,一般控制在4~6人范圍中,便于發揮組內成員的差異性、互補性的要求,方可高效開展合作學習。在此模式下,保證學生競爭性的有效提升,這樣則有利于學習知識內容的進一步掌握。另外,具體分組完成后,可以選擇水平較高的組員擔任組長,便于學習目標的落實,以及學習內容的完成。
(三) 精心設計問題,拓展學生思維
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問題的設計以及準備環節,目的則是鼓勵學生開展獨立思考,對于自己弄不懂的問題進行大膽質疑,進而有效提升自我的創新意識。教學實踐中,鼓勵學生能主動發現問題,并結合自身所學內容,進行積極思考,獨立自主地探求問題的解決。通過具體的合作模式,能夠進行小組內的討論和交流,不斷激發學生的內在興趣,便于積極尋找問題的答案。同時,利用組間相互討論,能保證學生視野進一步擴展,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與求勝欲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進行《烏鴉喝水》的教學中,教師要求在進行課文自讀的基礎上,重點標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之后進行每組的交流討論,并提出相應的問題,這時,學生的問題一個一個多了起來,水為什么會升高?為什么烏鴉喝不著水?烏鴉怎么銜石子?……在此基礎上,教師負責進行進一步思考,讓組長總結本組的交流結果進行發言,有效實現學生思維的擴展,使得其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在每組發言完畢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取長補短,互相補充,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四) 深化討論,總結評價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之后,結合教學內容的交流情況,教師讓各組開展學習成果的匯報。正是利用組內的相互交流,保證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保障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教師則應該起到指導作用,幫助學生進行相關的知識總結,保證自身知識體系的不斷完善,從而具有較強的總結歸納能力,保證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比如,在開展《小壁虎借尾巴》學習過程中,教師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但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分析課文內容,掌握課文重點內容。這樣有利于學生自我觀點的表達,經過相互討論,學會傾聽,不僅有利于掌握必要的相關知識,還能提升自我的綜合素質。
二、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效果
(一) 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意識則是教學中重點內容,不過單純靠教師講解則難以實現預期效果。對于廣大一線教師來說,應該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更好從各方面保證學生的合作精神的提升,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該從教學內容出發,精心合理設計教學合作模式,通過相關教學活動設計來實現學生在學習中的成就感和樂趣,提升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更有利于語文相關重點知識的掌握。隨著這種合作學習模式的不斷深入和推廣,長此以往,學生則會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這對于今后的工作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保證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機會大大增加,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 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開展合作學習模式過程中,具體開展小組討論活動中,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鼓勵他們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要求教師給必要的指導工作,重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鍛煉。針對同一問題過程中,應積極鼓勵學生利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進行問題闡述,進一步加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三) 保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提升
通過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情況來看,能有效增強師生間的互動,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升,有利于新知識點的交流和討論,并能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 結束語
由此可見,利用合作學習模式符合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有利于學生的合作意識的提升,也能很好地加強學生的口語表能力,保證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符合未來社會人才的培養需求。
參考文獻:
[1]郭浪.提高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效率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3).
[2]鄭玲.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模式探究[J].課外語文(下),2017(6).
作者簡介:
馬秀萍,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廣河縣火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