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對小學教學課堂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相較與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新課改所要求的數學課堂會更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而以自足探究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會更適宜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本文將對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自主探究的模式進行研究,并對如何有效地在課堂中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和如何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自主探究;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一、序言
筆者認為,自主探究模式下的教學理念是“把課堂還給學生”,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己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提問、合作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運用于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在學生的思想困頓的時候進行點撥。在小學數學中引入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對數學進行探索的時候養成自己的數學思維和解題的方法,為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夯實基礎。
二、自主探究模式的意義
1.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一個有效的自主探究課堂的開端,少不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濃厚興趣,因此教師應該主動去創造機會讓學生去探索知識,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而教師應該做的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平等和諧的探究氛圍,并將對學生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
2.學生具有一個可解決問題的平臺
老師相當于一個指路人的角色,學生自己的學習是核心,而老師的指導則是關鍵。要創造一個有效的自主學習的氛圍,則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所得的機會和平臺,凡是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動手解決的問題則應該充分給學生自己探索的空間,在探索創新后才能讓學生自己掌握知識
3.授之以漁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對其推導過程中的思想困頓的地方進行點撥,而不可直接給出結果,只有學生在不斷的探索當中才能產生創造的火花,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得到不斷的發展。
三、對自主探究良好應用的策略
筆者根據自己對自主探究模式的研究,對如何更有效的將自主探究應用于實踐的方法總結為以下三點:
1.激發興趣
教師可以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景來勾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去探索解決的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搭建起來的教學情景應該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對學生有吸引力的,但所提出的問題不應太難也不宜太簡單,這就要求老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好問題的難度梯度。此外還可以通過聯系現實來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例如最近較火的《紅海行動》,可以說恐怖組織中有開車的多少人,看管物資的多少人,從而提出雞兔同籠的問題。此外還可以通過聯系實際來達到激起學生興趣的目的,在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的時候學生會進行觀察、推理和論證等過程,而教師在對自主學習探究的問題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聯系現實,這會更有效的使學生參與到探究的活動當中,例如教師對“解立體圖形的表面積”這一數學問題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聯系現實,讓學生求解他們日常喝的牛奶的表面積,拋出“做一個牛奶盒需要多少紙”這個問題,即能快速的讓學生融入對知識的探索中,又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2.合作探究
在自主學習的模式下,合理的運用小組合作探究模式可以更有效的促進學生探索的步伐。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不一定相同,小組合作探究就很好的使不同的思維發生碰撞,產生思想的火花,使得學生體會到得出答案的快樂,其次共同合作也可以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體會到合作交流、共同進步的喜悅。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分組,首先需要以“每個學生都可進步”目標,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對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清楚的明白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點,使得每個小組內的組員都可以進行有效的合作,例如可以根據就近原則(前后左右的同學)和性別特點來進行分組。其次在小組討論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充足的空間,不管學生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都應該對其所得成果進行表揚。
3.培養學生能力
筆者認為,當學生養成質疑能力和探索的能力、實踐精神和創新的精神可以使自主探究模式更進一步,首先自主探究模式下可以更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更具有勇氣向老師提問,其次通過自主對知識的探索學生會慢慢養成動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解矩形面積”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對矩形的特征進行歸納,從而自己得出結論。通過讓學生逐步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從而使自主探究的模式更深入人心。當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模式后掌握了知識,教師應該對所學的知識針對性的提出問題,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的掌握和理解知識,是否真正的知道學以致用,與此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學以創新,培養學生對不同的解題思維進行探索,例如在解立方體的面積是,除了常規的運用公式進行求解外,還可以放到水里,求解排出水的體積,又或許可以將水灌入立方體中,解灌入水的體積。通過思維的創新,讓學生更有熱情的對知識進行探索從而使得自主探究模式更有效果。
四、結論
小學作為學生教學的啟蒙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基礎。而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使用自主探究的教育模式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十分有效,但其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學生在探索知識的時候是只能再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新知識進行探索,使用教師的引導作用的重要性十分的顯著,還有部分同學的創新能力不足,通過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學模式后得到的結果是死記硬背,沒有較為靈活的應用,因此對自主探究模式的研究不應該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