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春
摘 要:對于小學數學教育而言,教師應注重采取多元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認知,進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以更好學習數學學科。從小學教育實踐看,數學教師如若能夠利用生活情境而開展數學教育,則能夠增強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運用策略,以促進數學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有效措施
基于素質教育理念,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更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而促進教學活動的深入實施,以期提高教學成效和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教育目的。由于數學學科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而學生已有一定程度的生活認知能力,所以,將生活情境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中,將二者相聯系,使數學教育回歸于生活的本真,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和認知能力。
一、創設生活化教學環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發展階段,學習數學需要立足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更多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相關的數學問題,把抽象的數學計算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能夠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相關的生活情境中去,具體地感知數學的應用場景,強化學生的應用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數學知識。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才能更好地生成知識,鍛煉能力,一切知識都是從現實生產生活中抽象總結而來,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感知知識,必須把相關的知識重新還原,才能讓學生感知更加真切。從學習知識的目的來看,學習數學是為了讓學生將來能夠更好地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運用生活化情境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的快樂,利用和強化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感知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感知和理解數學。
例如,學習完“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有關教學內容以后,筆者首先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教學模具,讓學生自己體會有關知識,然后組織學生從生活中尋找三角形的具體實物,并自制量角器,動手操作嘗試,驗證三角形內角和規律。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找到不少三角形的實物,還有不少學生自己利用生活的實物自己制作三角形,并用自己制作的量角器量出三角形的內角和,而且選擇的實物豐富多彩,自制的量角器的誤差也較小,學生熱情很高,相互配合,在實踐中真正掌握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
二、選用生活化實例,讓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入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需要更好地結合學生和學校實際,優化教學內容,活用教材,科學合理地使用教材,并根據情況及時補充教學內容。利用生活化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更好地結合學生生活,選用貼近學生生活現實的實例,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數學,拉近數學學習與學生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從生活中感知應用數學。當前的小學數學教材是統一編寫的,很多的數學事例不一定合乎當地的學生生活實際,教師需要靈活應用,根據學生生活實際,及時補充各種生活例子,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感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一個平底鍋可以一次煎兩個餅,每個煎餅正反兩面各需一分鐘,做成一個熟煎餅需要2分鐘,以此來推算如果要做三個煎餅共需要多少時間?如何用最快的時間做好這三個煎餅?很多學生喜歡吃煎餅,自己的母親也經常給自己攤煎餅,他們非常感興趣,有的學生簡單計算就說出4分鐘。然后再組織學生探討如何用更少的時間。學生展開討論,很快他們設計出了一個最佳方案,只需要3分鐘。用一分鐘時間同時煎兩個煎餅,然后取出一個煎餅,將另一個煎餅翻過來再煎一分鐘,同時放入第三個煎餅;一分鐘后,一個煎餅已經做熟了,剩下兩個煎餅只煎了一面,把剛才取出的煎餅放入,再用一分鐘就能做好另外兩個,這樣,三個煎餅只需3三分鐘就能做好了。這樣的問題與學生的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學生興趣很高,不但學習了數學知識,并且把數學學習和生活聯系起來,用學生非常熟悉的實例來引入數學,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第二天,我特意問了一下學生,今天在家吃的什么飯呀,很多學生異口同聲說:“煎餅!按照數學課上的設計讓媽媽做的。”
三、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意識
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問題,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把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生活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如果小學生學習數學僅僅讓他們應付考試,不僅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而且讓數學教學失去應用的價值和意義。為此,小學數學教學需要不斷強化學生的應用意識,不斷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會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問題,感知數學就在他們身邊。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一定要鼓勵學生學以致用,鼓勵學在生活中感知數學。比如,學習了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后,可以讓學生計算自己出生到現在共多少天,說出自己父母的生日,現在離父母過生日還有多少天,這樣能夠很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應用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對提高學生積極性和數學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出生活情境的作用,拉近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認識的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從小為學生打好基礎,讓學生高效學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社會發展培育更多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馮志強.淺談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學周刊.
[2]高連奎.淺談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