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忠
摘 要:古人有言:“術謀之人,以思謨?yōu)槎龋誓艹刹呗灾妗!逼涓嬲]人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講究方法與策略,初中體育的教學亦是如此。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教學;教學方法;方法優(yōu)化
初中體育注重對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學生鍛煉出強健的體魄,以靈敏的反應能力去適應復雜多變的體育運動。這是智慧與反應能力融會貫通的學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
一、在優(yōu)化初中體育的教學方法之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任何課程的教授都應該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對課程存在價值的基本總結。然而相對其他課程而言,體育課程的實踐性較強,教學完全是依靠教師在體育課堂上對學生的指導與教授。教師首先幫助學生領會基本體育運動的要領,比如說在進行體育長跑運動教學時,需要教師明確長跑運動的教學宗旨,尤其是在進行長跑訓練時需要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體育運動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學生進行體育項目的鍛煉,需要要求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精神,才能以之來指導自己進行體育運動的學習。
然而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之中并沒有做好這一點,往往在教學之中讓學生直接進行體育項目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身體機能的鍛煉程度過大,身體上所承受的壓力也會有所增大,對于后階段的體育課程的學習是有害的。部分教師在體育運動教學時,往往不重視教學目標的明確,在進行體育課程教授時,往往是教授學生完成該項體育運動即可。學生是否達到身心的愉悅,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學生對該項體育項目的興趣是否濃厚,這些都是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值得思考的問題。部分教師對此并不在意,僅僅是為了完成授課任務而進行體育教學。
(二)體育教學缺乏科學性與安全性
眾所周知,體育運動是對學生身體機能訓練的課程。由于體育運動對人體機能的訓練程度較大,要求在運動過程中充分活動身體肌肉,放松身心,以此方式讓身體處于待運動的狀態(tài),尤其是需要教師注重課前進行熱身運動,因為熱身運動是活躍學生全身細胞與肌肉的有效方式,其能夠讓處于倦怠與疲軟的身體,盡快進入到運動狀態(tài),這就是教學指導思想嚴謹性的具體表現之一。
但是,部分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運動之前,并沒有讓學生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學生的身體細胞還處于比較疲軟的狀態(tài)。如果在以這樣的身體狀況去進行大強度的體育運動鍛煉,就很容易造成學生肌肉拉傷,甚至導致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受到傷害,不利于學生進行后續(xù)體育運動鍛煉的學習。更有部分教師為了追求教學速度,以求盡快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進行大強度的體育項目訓練。殊不知學生在體育課上的運動量過大,也會造成學生身體機能的疲憊。顯而易見,這對于其他課程的學習也是極為不利的。然而,教師在教學思想上不夠明確,對于開展體育課程的教學意義所在認識不夠充分,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體育運動的綜合發(fā)展,也不利于國家培養(yǎng)奧運會人才。學生在學習體育運動之前,要求教師首先傳授體育精神,耐心地講授體育訓練的要領,為國家培養(yǎng)體育人而不斷奮斗。
二、針對優(yōu)化初中體育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與解決方案
(一)明確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
體育教學的形式豐富多樣,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比如說,跑步、跳遠、投籃、體操等體育運動。這些對學生技術性要求較高,同時,也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靈敏度與反應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教學,親力親為地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尤其是在進行體操教學時,以這樣的教學方式進行就會顯得更為生動有效,將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會幫助學生充分理解體操運動的關鍵所在,是能夠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體操運動特點的有效措施。又比如游泳項目的訓練,可以通過小組競賽的學習方式,在統(tǒng)一教授游泳技巧之后,將學生分為男女小組競賽,進行多人競賽與小組競賽。還可以通過打分的形式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與愛好,增強學生的體育機能,這樣,學生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進行體育項目的學習。這對于初中體育運動的教學作用尤其明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從而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的學習。與此同時還能夠幫助教師在實際教學之中逐漸明確教學目標,這也是解決初中體育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完善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提升體育運動中的科學性與安全性
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學生體質機能,不單單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也能夠促進其身心健康的成長。在培養(yǎng)學生反應能力敏捷程度、應急能力方面收效顯著,由此可知掌握體育教學方法中的科學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擁有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完成教學目標的作用不可小視。然而對于部分體育項目,比如說扔擲鉛球、跳遠項目、跳高項目等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與困難性。這要求學生在進行該項目的訓練時注意身體安全,尤其是要注意保持身體的平衡,在練習的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
教師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訓練,不能僅僅追求高強度訓練。畢竟訓練越大難度越大,對學生技能的壓力越大。學生如果不能盡快適應該項目的強度與難度,那么在進行體育運動過程之中所遇到的很多困難將很難解決。如果教師對學生要求過于嚴格,在體育課程上加大學習難度,對學生基本體育素養(yǎng)的提高也是極其不利。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是一種極度缺乏科學性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加以規(guī)避。
綜上所述,體育運動的教學是需要教師深刻理解教學思想,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之中逐步明確教學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與激情,才能逐步完善教學方法。任何教學方法的實施都需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以上論述僅僅是本人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的簡單總結,僅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