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開展教學任務的關鍵環節,特別是在安排初中政治教學任務過程當中,情感教育的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優勢。本文將以初中教學過程當中的情感教育生活方式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的必要性以及實施方法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以期提升初中政治教學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政治;情感教育;政治教學
相對來說,素質教育是情感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們普遍在此基礎上追求更高的理想教學,即情感教育。其借助一些實踐活動來對此進行研究以及不斷改進情感教育的教學方式,進而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有助于形成一種嶄新的、有效的師生合作教學方式,同時對于教學精神以及教學能力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 初中思想政治課中深化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 初中思政教學任務深化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是由當前的教育性質所決定的。由于思政課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實質上是一種系統性的品德教育,同樣也是馬列主義實踐以及社會科學實踐的推廣。對于學校來說,情感教育是思政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當前學校教育的社會主義標志。在突出顯示當前思政課堂真實性的同時,情感教育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一旦缺乏了情感教育的教育則是卻失“愛”的教育。同其他課程相比,思政教學更強調情感教育的深化,不然勢必會使思想政治課形同虛設。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難以達到預想效果。
(二) 當前情感教育深化的必要性是由其教育基本原則所決定的,但是知行合一是思政教學的關鍵原則。要達到該教學效果,需在教學過程當中融入情感,將至深的情與課程內容緊密連接,才能夠充分體現出政治課的實效性。
思政課程作為一種教育課程,其主要針對對象是學生,而其首先要解決的矛盾是知與不知,而“信”與“不信”、“行”與“不行”是其接下來需要解決的矛盾,比如在初中課堂當中,通常會使用案例說明法來對學生進行法律層面上的教育。顯然,法律是嚴肅的,但沒有借助情感而觸動學生,勢必很難讓學生理解以“理”知“法”。這就對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學老師的要求更嚴了,其必須注重情感,融入情感,并深化情感。借助老師的情感教學來帶動學生的情緒,借此大幅度提升思政課堂的教學效率以及成果。
二、 初中思想政治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
(一) 氣氛
老師在課堂教學當中必須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而營造課堂氛圍勢必要借助情感來實現,積極有趣的情感主導能夠有助于形成愉悅輕松的課堂環境。這樣所帶來的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是相當顯著的,也能夠很容易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想象,如果一個老師帶著微笑、愉悅地來到教室,他的良好的心情勢必會感染到學生,增加了一種親情、溫暖的感覺。只有借助各種形式,才能夠放松學生的神經以及情緒,使得學生能夠敞開心懷,接受老師的知識傳遞并且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二) 語言
語言是有靈魂且蘊含一種激情與心聲,同時也是內心深處情感的一種外在表現。對于初中政治教學而言,語言對于課堂的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往往教師激情的語言能夠很大程度上將情感傳遞給學生,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從這里可以看出,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師的語言修養以及語言藝術的運用都有著一定的要求,因為這些都能夠大大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由此,老師在課堂講授知識時需注重邏輯性、規范性,也同樣應當注重自身授課時的語言動作以及表情,借此來帶動學生的情緒,例如其言語可側重于小橋流水,或者是娓娓動聽,這些語調都可以充分渲染課堂氣氛,強化思政教師的號召力以及感染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要在教學過程當中起到教育作用,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即是說教師要引導學生,首先就去將自身的情感融入進去。揮揮灑灑,以真切的情感引導學生,將冰冷無情的文字變為有聲有色的語言,進而帶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 事例
初中政治課堂中教師必須搜集一些學生比較關注或者感興趣的生活事例,這樣就能夠在吸引學生的同時使其意識到政治思想的重要性,其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并非脫離現實的理論。借助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提升思政課程的魅力,同樣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制定課程的教學體驗,激發學生想象思維。
(四) 方法
教師在思政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借助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去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以良好的課堂環境為教學基礎,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愉悅放松的學習環境,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快樂課堂氛圍當中學習知識,并提高自我學習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可以嘗試展開一些預習討論會,讓學生來當老師為同學講課,充分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可以根據其所要講授的內容以及學生的要求進行法庭模擬等教學活動,以學生為參與主體,強化其主導意識,提升對課堂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能夠很好地提升其生活能力以及學習知識的能力。對于思政課堂教學來說,則有助于提升課堂整體教學效率,推進教學工作展開。
三、 結語
在初中思政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我們要強調學生的情感培養,不斷改進情感教學方式,能夠有助于學生對思政課堂教學過程產生興趣以及愛好,從而有助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過程當中。素質教育作為一種全面高效的現代教育,其主要教學方式主要側重于情感教育的實施,同時該方式也能夠很好地強化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作為教師當多多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動態,搜集并深入挖掘學生的興趣點,進而針對性地融入課堂,借助多種活動方式,不斷深化情感教育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初中思政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淑蘭.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8):151-153.
[2]王桂香.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滲透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1):1-1.
[3]王朝英.淺談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0):32-33.
作者簡介:
宋小蘇,中學一級教師,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外國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