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職校來說,需要培養的是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都較強的學生,這也是當前教育的根本宗旨所在,因而教師在職校教育中不應當僅僅注重教授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更應當從實踐入手,多給學生創造可以實踐的平臺,讓其在不斷的實踐中提升自身技能,提升知識轉換能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激勵作用,教會學生用創造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并在學習中積極參與教師設定的教學任務,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用最真摯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將課本中的思想運用到實處,在進行創業時能夠擁有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本文圍繞“職校機械專業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職校教學;機械專業;創業能力
一、 前言
國家政府已經明確表明中職教育的最終目標在于就業,因而相關教育部門應當整合一切可用的教學資源,改善以往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弊端,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就業創業能力,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社會所需要的專業性人才。就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應當有更多的平臺給學生去實習,去創造,在社會的大熔爐里不斷揮灑自己青春的汗水,在學習和實踐中豐富自身經驗,為創業實踐做好準備,只有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對機械設備的認識,才能在實踐創業中擁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二、 實行能動課堂,提升創業意識
中職院校的教學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因此在教學中,針對課本中比較繁重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加以刪除,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開設兼顧實踐能力的專業課程,讓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快地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兼顧主修課程,達到配合統一,給學生更多的選擇,讓其在學習中能夠迅速找到自己的方向。因而教師需要實施能動課堂教學策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并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對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讓其進行分組學習,并多時在小組內設置探討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探討,學習,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減少學習的束縛感,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另外,給小組的探討時間結束后,教師需要讓小組成員進行總結,并選取代表上臺作答,對教師所提出的疑問進行一一解釋,同組的成員也可以就小組學生的發言做出補充,并引用分組對改的形式,給做對的題目加一分,做錯的題目減一分,在教學中多用鼓勵和激勵的語言,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在學習中樹立信心,真正將課堂原原本本的還給學生,讓其在更加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這樣的課堂中,教師不再是唯一主體,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和參與程度明顯提升了很多,而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社會責任感也在逐漸增強。
三、 實施項目教學,增強創業能力
任何教學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獲得更多的理論支撐,機械專業教學也是如此。職校教學本就是偏向于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方向,而學生一般基礎知識都比較差,其就業的工作也不需要過多的系統的理論知識,因而,在職校教育中,教師應當始終貫徹落實夠用原則,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動手能力的培養上。而更多的學生在中職院校更具有創業精神,為了能夠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創業能力,教師可以模擬實際創業的過程,使用到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在一個個既定的項目中進行研究探討,以項目為學習線索,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讓其在項目實踐中能夠拓寬思路,提升創新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組織不同的小組模擬不同的企業,讓其通過團隊合作設計出自己的隊徽、隊語,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選出團隊中的領導人物和執行人物,讓其分別在團隊中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創業的艱辛和需要準備的東西。在做好這些準備工作之后,教師還可以給每個團隊制訂不用的目標,建立完整的公司管理制度,讓學生在綜合評價中尋找與自己團隊最匹配的“企業”進行項目合作。在項目模擬結束之后,教師還應當組織小組成員就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可以采用書面報告和口頭報告的形式,讓學生認知總結活動中尚且存在的不足,以及在活動中對創業的認識,以此推動學生對自己能夠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充分意識到團隊合作在創業中的重要性,及時找到自己學習的方向和未來的發展目標,為自己的人生提前做好打算和準備,在面對即將而來的社會工作中能夠擁有更多自己的想法,而不局限于單一的模式中,在思想上大膽開放,敢于創新,在行為上靈活有力,敢拼敢做,將自己打造成更加專業和強悍的社會需求人才,在不斷提升自身理論知識點運用能力和創業能力。
四、 培養雙師人才,重視實習課程
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學生零距離的接觸機械生產設備,按照課程要求上好實習課程,并完全遵照工廠制度進行自我要求,但從以往教學經驗中來看,在實習課程教學中,很多教師存在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能力不強的現象,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運用相關機械設備,在“創業”過程中更是艱難較多,只能將過多的時間停留在理論中,至于提出的理論是否能夠變成現實,確實無從考究的。因而,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業能力,需要先提升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打造雙師型人才,為學生創業提供更多技術上的支持。另外,學校方面還需要不定時邀請企業專業人員或是以往學校中的杰出創業人員回校演講,將自己多年的經驗和方法用座談會的形式傳授給新一代的學生們,使其對自己將來面對的工作環境和社會形式做到提前認知,并提前做好思想準備。
五、 小結
總而言之,在職校機械專業教學中,想要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必須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對未來的就業形勢和創業壓力做好思想準備,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促進人才和教學模式的改革,讓現代職校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對技能性人才的需求,進而全面提升職校機械制造專業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雪梅.在中職校開展碎片化團日活動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9).
[2]曹葉.中職校“職業生涯規劃”課堂實踐環節的設計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10).
作者簡介:
莊云峰,江蘇省無錫市,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