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羅苑文 馬雨欣 劉倩 唐臣 徐潔 韋菱蔓
摘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導向和教育研究的聚焦點,而高效課堂的建設和探索為課堂教學改革提出了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本課題基于核心素養對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研究,旨在理清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培養核心素養與高效課堂教學相結合。課題以問卷調查和半結構化訪談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而核心素養則能使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效益精準化,效果實效化。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導向和教育研究的聚焦點,而高效課堂的建設和探索為課堂教學改革提出了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
一、核心素養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這一重要概念最早是在2014年3月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的開發與建設是推進課程改革和深化發展的關鍵環節。學生核心素養的問題已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為了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在我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主要是通過基礎教育階段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來實現。各學科的課程都要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服務,都要結合學科內容幫助學生形成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所以,在核心素養這個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如語文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英語核心素養等。[1]《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為英語學科制定了四項學科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本課題研究的核心素養既是英語課程核心素養的基礎,也是進一步修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基礎。
二、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涌現,“高效課堂”一詞也應運而生。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者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新課程改革倡導英語學習應當是學生自主、自愿進行的學習活動。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過程中樂于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提升自己的英語核心素質。高中英語課堂高效教學也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必要途徑。[2]目前國內已有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五步三查”教學模式、“271”課堂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探究模式等。選擇適合學情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有效地吸收運用知識,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但同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也依然存在一些弊端。
三、典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國內有多種教學模式,包括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題對高效課堂進行研究,此處列舉出了四種國內的典型高效課堂模式,包括我們在實際調研的其中一所中學——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所實行的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并對其教學模式的實行進行了研究,剖析了各自的優點及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逆轉課堂內外學習活動的教學模式。課前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視頻和相關材料在家學習,課堂時間則用于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深化觀念并促進其合作學習。教師采用課堂講授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進他們的個性化學習,用更多的時間與每個學生交流。
重慶江津聚奎中學成功地實踐了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聚奎中學于2011年秋季開始實施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經過一年多的研究與實踐,其針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2.9%的學生喜歡或非常喜歡它;88.9%的學生認為他們的學習熱情有所提高;88%的學生認為他們的學習信心提高了;88%的學生認為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知識要點更容易理解;99.6%的學生認為他們記筆記的能力得以提高;63%的學生認為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作業完成的質量有所提高。100%的教師接受了該教學模式,并表示希望下學期繼續參與項目實驗,另外,聚奎中學首先建立了視頻學習管理平臺,實現了師生雙贏。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可以使學生把精力更多地投入于任務型學習中,從而能夠對課堂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但同時翻轉課堂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翻轉課堂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過高,但實際上大部分教師的專業素質達不到要求,學生的自主性和自控能力不強,容易擺脫學習任務等。[3]
(二)“五步三查”教學模式
“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是在杜郎口課堂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形成的一套具有普適性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4]“五步”是指課堂教學的五個基本步驟:獨學;對學、群學;組內小展示;班內大展示;整理導學案,達標測評?!叭椤敝冈趯W生自學過程中教師進行的三次學情調查:“一查”在學生獨學時;“二查”在組內小展示時;“三查”在整理導學案,達標測評時。
“五步三查”顯示出了高效課堂的巨大優越性:預習案的設計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而教師則起到了引導作用;教學中的合作探究模塊,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的同時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果;新的評價方式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集體榮譽感;達標測試模塊的檢測練習不僅檢測了教學質量,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但是這一教學模式也存在不足之處:學生的基礎層次不同導致有些學生預習不到位或不預習,其中英語課更甚。英語語音主要在于模仿,跟讀、朗讀、誦讀,這些都需要老師的督導,因此在家進行的預習往往是流于形式,課堂上教師還要重來指導預習,影響了其他模塊的操作。再如,聽力如何操作,如何穿插也是問題,導學案只設計了語法,而忽視了聽力練習,這是違背英語教學的基本原則的。第三,當場檢測的達標模塊要求教師對學生當場檢測,當場反饋,并對學習效果進行反思。但在實際操作中習題的設計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要么檢測形式過于簡單,要么題型過難,要么試題太多,最后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反思和總結。第四,導學案設計的課堂環節多,對于容量大的課是不易當堂完成教學任務的。[5]
(三)“271”課堂教學模式
在探索高效課堂的背景下,山東省昌樂縣第二中學的“271”課堂教學模式脫穎而出?!?71”高效課堂從時間分配、內容安排、學生組成以及學習內容等方面以2:7:1 的比例分配。時間和內容上約十分鐘用來教師指導、點撥、答疑,三十分鐘學生自學、討論、展示,五分鐘用來學生自結、鞏固、檢測。學生組成上同樣以2:7:1 的比例來分配小組,即按照 20%的優秀學生、70%的中檔學生和 10%的后進學生來進行小組分配。而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安排 20%自學能會的知識,70%合作學會的知識和 10%需要老師教會的知識。綜合以上三個方面便構成了以上所說的“271”高效課堂。[6]
“271”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1、提高預習的有效性,通過預習,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為下一步的課堂學習奠定了基礎;2、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該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要通過自主思考與探索得出結論、獲得新知;3、減少了教師教學中無用的工作,學生在課前預習和課堂討論中已經解決了部分簡單問題,另外,各小組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幫助其他成員解決中等難度的問題。
然而,“271”課堂教學模式也存在著一些缺陷:一是課堂時間分配過于固定,靈活性不強,難以調整;二是在課堂討論中,容易出現部分學生濫竽充數的現象;三是“271”教學模式對教師個人專業素質以及其教學計劃的設計,特別是教學計劃的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師不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就會使部分學生尤其是水平較低的學生感到難度過大,容易出現抄襲作業的現象。
(四)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主張把小組合作作為學習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通過小組之間的互動以及對小組活動的評價來實現教學目標,并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主要負責創造情境和學習條件,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服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知識再創造的能力。[7]
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就是此種教學模式的運用者。通常課堂一開始都有檢測環節,每個組的學生都會有自我表現的機會,例如在黑板上聽寫英語詞匯,上臺聽寫的學生寫完之后,會有另一批學生對他們的聽寫進行檢查與改正,基本上班級中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該項活動之中。新課的講述由教師巧妙設問,然后以學生合作、探討、表述或展示成果為主,組內的每一個同學都能做到人人發言,討論激烈,思辨清晰,課堂活而不亂。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五人組成緊密型的小組,評價也是以五人的共同結果為標準。通過這種方式,小組成員相互幫助、支持與鼓勵,不僅有利于建立他們親密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此外,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但是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依然有其局限性。如在實際教學中,許多英語教師對小組合作的理解還很膚淺,“重知識講授、輕能力培養”,“合而不作”﹑“合而濫作”的低效現象屢見不鮮——就近自由組合分組在快捷之時也造成組員人數、水平不均;合作過程中,分工不明導致有的同學無事可做,有的主導合作;有的消極參與,喜歡獨立思考、學習;有的組實力較強很快完成了學習任務,有的組卻進展緩慢;有的組總是同一個組員擔當“leader”(組長),有的組卻互相推脫,沒有“leader”;最后,通常由于時間有限,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檢驗也是草草了事,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四、研究分析及結果
本課題主要采用量化研究方法,通過問卷調查對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西安市含光中學、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學、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七所中學的四百余名師生進行了抽樣調查。此外,該研究還抽取了曲江一中、西安交大附中、中山大學的三位英語教師進行了訪談,進一步補充完善了相關信息,對課題研究內容進行進一步解讀和剖析。
本次研究共投放問卷480份,回收問卷462份,問卷回收率為94.4%;其中有效問卷為453份,問卷有效率為98.1%。其中回收教師有效問卷48份,學生有效問卷405份。本研究共計發放問卷480份,學生問卷430份,教師問卷50份,回收問卷462份,回收率94.40%,其中有效問卷453份,有效率98.1%。從教師中收集有效問卷48份,學生有效問卷405份。每份問卷設置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對調查對象基本信息的收集,教師卷的第二部分是從教師素質、教學目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及評價的維度對教師課堂是否高效進行評價;學生卷第二部分英語核心素養的的四個維度以及高效課堂的評價標準的維度設置題目,并利用SPSS22.0統計軟件包(即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分析數據并描述。
根據相關文獻資源及以上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一)核心素養與高效課堂交相呼應,相得益彰,應把握好其內在的邏輯意義和外在的實踐意義。
如表3至表12,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都蘊含著深刻的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綜合作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會對教師的素質、教學目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及評價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核心素養對高效課堂的實施效果有著顯著的影響。在教學實踐中要把握其內在邏輯意義與外部現實意義的關系,以核心素養指導教學行為,并將這一理念貫徹到高效課堂模式的實踐過程中。
(二)核心素養在高效課堂實踐教學的落實中存在問題,教師對這兩者結合的方式的觀點與學生對新的教學方式的感受存在偏差。關鍵是要促進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并能夠將核心素養與高效課堂相結合的理念融入教師的課堂實踐中,提高課堂的效率。
核心素養在高效課堂的落實過程中,教師的觀點和學生的感受存在偏差。教師對于核心素養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落實普遍感到很滿意。如表3、表4、表5、表6所示,對于教師素質、教學目的、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及評價方面,教師普遍自我感覺良好。但對于學生來說,落實的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在表8中,有18.5%的學生表示在課堂上不會經常向老師提問,說明有很大比例學生的思維品質需要進一步強化鍛煉;如表12所示,有23.7%的學生認為課堂中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一般,需要進一步完善。應當加強對教師關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培訓與專業指導,深化教師的核心素養理念,使得教師能主動將核心素養融入實際教學過程中,并且完善核心素養評價指標體系。
但對學生來說,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在表8中,18.5%的學生表示他們不會經常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問,這表明有很大部分比例的學生需要更進一步地鍛煉他們的思維品質;如表12所示,23.7%的學生認為課堂中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一般,需要進一步完善。因此,應當加強對教師關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培訓與專業指導,深化教師的核心素養理念,使得教師能主動將核心素養融入實際教學過程中,并且完善核心素養評價指標體系。
(三)面對現如今培養核心素養的需求,高效課堂必須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而服務,核心素養應輻射和貫穿于于高效課堂始終。
教師應當根據高中英語教學的具體要求設計教學方案,根據實際學情對教學內容有所選擇,并選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自主、自愿的學習。例如,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把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與具體的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即將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融入到聽、說、讀、寫的具體教學活動中,使他們在鍛煉了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培養其文化品格,加深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增強文化認同能力,內化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立場、文化態度和文化認同。再者,教師還可以通過巧妙的教學活動設計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鍛煉其良好的思維品質;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樹立清晰明確的目標方向,時刻對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進行回顧和思考,及時合理地進行調整。好的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應當是教學目標、教學效率、教學效果三者的有機統一,要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高效課堂教學結束后得到切實有效的發展,就必須做到高效課堂教學目標精準化、教學效率最優化和教學效果實際化。
四、結語
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難點,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通過本研究,發現了現存典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厘清了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發現聚焦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將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精準化、教學效率最優化、教學效果實際化,為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指出了理論探索和實踐突破的思路和方向。與此同時,高效課堂教學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載體。因此,將核心素養和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相結合,能進一步提升高效課堂的質量,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切實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5):79-86.
[2]孟香云. 普通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實踐研究[D].魯東大學,2015.
[3]呂長青.對“翻轉課堂”的弊端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360.
[4]馮曄.“五步三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5]魏海林.“五步三查”教學模式之我見[J].學園,2014(10).
[6]祝春禹.英語課堂的教師中介作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7]陳前江. 初中與高中地理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效果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王洋,1995年2月9日出生,女,漢族,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英語專業。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馬雨欣,1997年7月17日出生,女,回族,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英語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學;
羅苑文,1997年3月21日出生,女,漢族,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英語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學;
劉倩,1997年4月28日出生,女,土家族,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英語專業,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唐臣,1995年08月15日出生,男,漢族,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英語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學;
徐潔,1987年9月22日出生,女,漢族,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韋菱蔓,1995年11月22日出生,女,壯族,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英語師范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