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君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也較為容易出現一些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教育管理者在學生上學時期是有相當重要的位置的,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在新時期教育管理者如何隨著社會的發展,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正確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是每個教育管理者考慮的重要問題。本文對小學教育中的教學管理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進入小學這個新環境,需要面對新的教師和同學,面對新增的比較難的學習科目,面對與自己幼兒園的生活完全不同的學習環境。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會對自己的新環境和新生活有著一種新鮮感和緊張感,甚至有時候有許多無所適從的感覺,這個時候需要教育管理者采取行動去解決這些難題。在新的形勢下,他們如何調整自己來順應時代的潮流,也成了自己所要思考的重點難題。
一、建立良好的校園規章制度
校園規章制度是對學生行為的一種規定,是學生行為規范的一個依據,也是教師開展管理工作的憑證。在小學教育中,由于學生的年齡偏小,不太容易管理,這就更需要建立良好的校園規章制度。首先,應該制定合理的教師的工作制度,對班主任、教研組長等管理對象制定合理的規則,內容中應該包含上課的內容、作業的布置、測試和評課等等的內容,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其次,制定合理的學生的學習制度和行為規范制度。完善學生的上課任務、作業程度等種種與學生有關的教學任務。只有建立起合理的學生學習常規,才能夠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對于行為方面的規范,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各項行為規章制度可能不能被很好的理解,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詳細的講解,并且教師要以身作則,自己也要遵守學校的校園規范,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最后,要建立合理的考評制度。管理者在加強管理的過程中,要合理地利用激勵和競爭機制,制作出各種考評制度,可以利用全面質量管理方法和標桿管理法,促進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樹立先進的教育管理思想
(一)樹立以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思想
管理者應該樹立一種以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首先,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正確地處理好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之間的關系。管理者應該是一個教育家而不是一個政治家,不應該把社會上的活動放在教學活動的前面,對教學管理工作不聞不問。其次,應該正確地處理好學校的教學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教學管理部門應該要一心的謀教育,要有著一定的教育教學遠景,同時也要有切實有效的運行機制來保證學校的教學工作能夠順利的實施。最后,教育管理者應該處理好教學工作與其他的工作之間的聯系,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擺正自己和其他的不同的層次的人的工作之間的聯系,做好合理的分工合作。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育人思想
管理者應該樹立好以人為本的育人思想。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樹立一個以人為本的育人思想既有利于凝聚人心,也有利于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出他們的潛力。作為一個現代的管理者要切實的轉變過去的那種行政指令的簡單的管理方式,在對教師和學生進行管理的管理者要堅持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充分地尊重人們的人格尊嚴,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身心的需要,加強其中的交流與溝通,注重獎勵獎賞,多一些對他們的包容和理解,多做換位的思考,要大興一種民主的管理之風。同時,教師也要把學生放在重要的地方,從學習、住宿,和就餐等各個方面改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水平。
三、提高小學教師的整體水平
教師可以說是小學教學管理的關鍵因素,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到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整體水平。因此,為了更好地完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關鍵在于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
一方面,要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方法:第一,在招聘教師時要重點考察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盡可能招聘具有先進教學思想和管理方法的教師。第二,對于在崗的教師,學校要定期組織陪訓,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不斷提高在職教師的自身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第三,要經常組織教師之間的交流活動,讓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借鑒對方的有效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身的教育方式。
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學的管理能力。首先,教師要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要了解所有學生的基本情況,對于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其次,教師要掌握科學的管理手段,采取適當的方式管理學生,不是讓學生害怕老師,而是讓學生尊重老師,尊重校園規范。最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和諧、友好的,當學生自身處于和老師良好的相處氛圍中時才更加益于管理。
四、用智慧和策略管理學生
管理者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必須要運用智慧和策略。面對新時代的學生,管理者要采取與時俱進的管理方法。現在的學生物質條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大多數嬌生慣養地長大,存在一定的個性和叛逆性。如果管理者的管理方式過于激進,只會增加學生的抵抗情緒。所以,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要更多地使用獎勵而不是處罰的方式來教育學生。同時,管理者要盡量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自己,自己改正自己,切實地處理好學校教育和學生自我教育的關系,使二者相得益彰,更有助于管理者開展工作。只有管理者能夠以有效合理的方式管理好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五、注重多方力量參與教育教學管理
從某方面來說,教育教學管理是一項復雜化工程,要想提高其有效性,必須注重多方力量的參與,引導全校員工參與其中。比如,教師、學生、后勤管理人員、門衛,充分挖掘他們各方面的力量,為教育教學管理出謀劃策,有效開展多樣化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確保其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健康成長。同時,學校要多借助校外人員力量,比如,家長、社會相關成員,設置合理化的聯合組織機構,引導他們參與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為小學各階段學生教育教學負責,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其學習意識,端正學習態度,認真學習文化知識,有效提高教育教學管理質量。
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一個較為關鍵的階段,在這一個階段學生們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舉止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這就要求管理者要采取科學的、有效的、與時俱進的管理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成正確的行為規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孟慶韜.淺析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
[2]王蓉.淺議提升小學教育管理效能的對策[J].知識文庫,2016.
[3]鄭利國.談談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措施[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