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虹 李維軍 敬蕓儀
摘要:本文結合高校固定資產審計相關情況,對目前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改進措施和建議。分析結果表明,目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主要存在管理不到位、采購決策有待進一步改進、固定資產使用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建設滯后等問題。因此,高校應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加固定資產管理投入,完善固定資產內控制度。
關鍵詞:固定資產;高等學校;問題;原因;對策
固定資產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其管理工作和水平直接影響著高校辦學質量、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以及經費投入的不斷增長,高校國有資產的投入也急劇增長,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新的問題。因此,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無論對提高固定資產利用效率還是節(jié)約高校資金成本與壓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擬結合作者親自參與高等學校固定資產審計的相關情況,對目前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固定資產采購決策有待改進
據調研,每年高校固定資產采購量大,類型多。但從整體來看,目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預算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論證和分析,存在預算不精準的問題,導致固定資產預算經常調整或決算困難。二是采購項目方面,對重大設備采購和支出缺乏專業(yè)論證,對其購置必要性、規(guī)格、金額的合理性等論證不夠。三是招投標執(zhí)行方面,有的為簡化程序和時間,未嚴格執(zhí)行有關規(guī)定進行招標。四是在采購及時性方面,申報時各門比較積極,但是購置沒有有效跟進,導致有的設備采購經常流產,或未能及時到位充分滿足科學科研等需要。
(二)對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
由于高校固定資產類型多,既涉及到學校各職能部門,也涉及各中層單位以及相關教學科研人員。因此,從審計的情況來看,目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體系還不夠科學與完善,對相關機構和人員的工作職責界定也有待改進,對固定資產管理也不嚴格。在具體管理中,以下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固定資產實物臺帳未建立或不完整;固定資產入庫或者結轉不及時;未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無法核實固定資產狀況及完整性,客觀上造成帳實不符;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年限未按照制度規(guī)定計提折舊,造成會計利潤信息失真;有的甚至固定資產折舊會計核算方法在前后各期不一致,造成成本無法可靠計量。更為重要的是,由于管理協(xié)調的缺失,造成某些大型或者公用的實驗設備重復購買、無人購買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三)固定資產使用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提高效率、保障運行與節(jié)約資金是固定資產管理的目標,也是基本原則。從調研情況來看,各高校在制度上、工作上都有所涉及,但從根本上講,并沒有從源頭上解決。一方面表現(xiàn)在未能建立科學有效的固定資產評價指標體系,并指導固定資產實際評估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受工作量、人員等限制,各高校積極開展固定資產評估工作的不多。從而造成有的設備運行不足,有的設備不飽和運行,有的重復購買,低效率運行。
(四)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建設滯后
信息化建設是目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建設的重要內容與發(fā)展趨勢。建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網絡平臺,有利于實現(xiàn)高校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互動管理。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有的高校購置了高校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但也有的高校受經費限制等原因,為自行研發(fā)系統(tǒng)嘗試信息化管理或依然為傳統(tǒng)管理方式。因此,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信息滯后、信息不透明、信息流通不暢普遍存在,不能及時對固定資產從購置到報廢整個過程進行動態(tài)化處理,不能及時掌握固定資產采購、使用現(xiàn)狀等情況,也不利于學校和各部門決策與管理。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重視不夠
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重視不夠,特別是校級層面重視不夠是導致以上問題的關鍵。主要表現(xiàn)在:重投資輕管理,將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投資和建設上,對管理方面重視和投入不夠;重采購輕維護,將工作重心放在采購上面,無專門維修經費或維修經費嚴重不足。有的高校甚至管理不健全,到各中層單位基層就無專門管理人員。
(二)固定資產內部制度不健全
各高校雖然也建立了一些固定資產管理內控制度,但具體來看還很不健全。如缺乏對重大固定資產采購的集中評審和論證制度;沒有建立公共實驗室,造成大量公用儀器設備或大型儀器設備無人購買或重復購買;在固定資產入庫、入帳、折舊等也無明確的規(guī)定或者不完善;缺乏定期或不定期對固定資產清查制度,造成帳實不符或者固定資產流失。更重要的在于沒有建立固定資產使用與效率評價體系,因此在固定資產決策與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另外,對于部分經營性資產,在利用方式、價格、處置方式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
(三)固定資產管理投入不夠
必要的投入是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和使用效率的必要條件。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受高校經費、人員編制、管理體制的限制,雖然也有專職或兼職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但從數量和體系上講遠遠沒有達到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如:數量不足、工作經費不足、軟件投入不夠、固定資產維修資金不足等問題,因而大多工作只有停留在應付階段,缺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的甚至力不從心,即使想全面清查,也無時間、人力及經費的保障,更無法保障對所有固定資產,特別是重大固定資產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三、進一步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對于節(jié)約高校資金、保證高校有效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要提高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其次,提高對高校固定資產預算合理性、科學性的認識,防止重復采購、低效建設、不合理使用等問題。第三應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復雜性的認識。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層次多、類型多、資金量大,既涉及到學校層面,也涉及到職能部門和各中層單位,更涉及到廣大學生和教職員工;既涉及立項、采購等環(huán)節(jié),也涉及到使用、維護等。因此,必須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復雜性的認識,明確工作重點和工作職責,以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固定資產管理不科學、效率不高等問題。
(二)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內控制度
固定資產內控制度是固定資產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從審計實際情況來看,重點應完善以下制度:一是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論證制度建設。成立固定資產管理委員會,對固定資產預算、立項等進行論證,特別是對重大采購、重大資金支出、重大儀器設備、重大項目進行論證和分析,明確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以最大程度節(jié)約高校資金。二是加強固定資產臺帳建設,完善固定資產信息化平臺。三是完善固定資產清查制度。每年應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以確保帳實相符。四是科學制定固定資產效率評價制度。完善固定資產效率評價指標體系與工作體系,積極開展固定資產效率評價工作。同時結合評價結果,完善固定資產相關部門、相關人員激勵和約束機制,以最大化節(jié)約資金,提高利用效率。五是建立固定資產有償使用制度。如對學校投資建設的農場、大型公用設備等,有條件的高校可嘗試建立有償使用制度,一方面增強各部門和使用者節(jié)約資源、提高效率的意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證有經費、有條件的單位和課題組的固定資產需求,從而提高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
(三)進一步增加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投入
具體來看,高校一是應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并確保相應工作運行經費。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建立一支職能部門負總責,各部門分工協(xié)調負責的工作隊伍。三是加強相關軟件投入,完善固定資產信息化平臺,以實現(xiàn)固定資產動態(tài)化、信息化管理。四是增加培訓經費投入,以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和技能提升,提高業(yè)務水平。五是加強固定資產維修投入,以確保固定資產最有效科學利用。六是組建公共實驗室,加強對公用設備、大型儀器設備的投入和管理。
參考文獻:
[1]楊波.高等院校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措施研究[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7(04).
[2]凌子玉.高等學校固定資產清查工作分析[J].財會學習,2017(13).
[3]吳方鵬.高等院校固定資產管理現(xiàn)狀及對策[J].武漢商學院學報,2017(04).
[4]張繼霞等.高等學校科研項目中資產管理問題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年第33卷第10期.
[5]吳園園等.新建本科院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19卷第14期.
[6]田茂海.高校固定資產綜合績效評價體系淺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