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研霞 楊學元
摘 要 良好的提問策略能夠很好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同時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有效的課堂提問在于“善問”,“巧問”,而不在于“多問”。因此精心設計和選擇提問策略是完全有必要的。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6-0173-01
現以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天游峰的掃路人》為例談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
一、從教學目標出發,注重提問的有效性
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提問不應該是隨意的,應緊緊圍繞閱讀教學的中心思想來進行發問,提問的總方向應是課文的教學目標。如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讀通,了解課文大意后提問:
1.老人掃天游峰為什么不感到累?
2.老人為什么不舍得離開?
3.老人說三十年后我照樣請你喝茶,老人真能活到這么大歲嗎?
引導學生理解老人無怨無悔、甘于奉獻的精神和樂觀豁達的性格。像這樣的提問給學生理解人物搭建了階梯,同時達到了教學要求之三——體會老人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二、把握時機,運用各種提問方式,增強提問的有效性
(一)借助插圖提問,引發學生思考
在閱讀教學中,上課教師如果對課文中的插圖能夠合理地利用,借助插圖恰如其分的提出提問,也能引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突破閱讀理解的瓶頸。例如,在《天游峰的掃路人》一文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一開始對掃路老人從直觀上有所了解,我先利用多媒體打出了課文中的插圖,同時提出相應問題:認真觀察,從畫面中你能了解到這是一位什么樣的掃路人?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在教師拋出的問題的指引下,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對這位掃路老人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從他的頭發、胡須都白了,有的學生可以推測出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從他手中拿著的那把掃帚,學生可以知道他的工作就是打掃天游峰的石階;從他微笑的神態上,學生可以看得出這位掃路老人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也很快樂……在教師明確有效問題的啟發下,學生的思維被調動起來,引發了學生思考。
(二)開放式提問,升華主題
教師要設計有效開放的問題,使學生從多種層面去思考問題,尋找答案,答案將會層出不窮,驚喜不斷。如在學了天游峰的高和險以及老人說工作不累一個開放式時,把握時機,設計了如下環節:我們來開一個辯論賽,辯題為:老人工作累或不累。生情緒高漲,根據意愿分成兩隊:正方和反方。兩隊學生立刻展開舌戰,正方從天游峰的高和險,作者登上上后得意的描寫,結合自己登山的體驗,以及老人每天的上山、下山等多個方面辯論:老人的工作很累!反方隊員另辟蹊徑從老人健康的身體,樂觀的精神,喜歡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以及自己爬上山頂后無比輕松愉悅的心情,還有現代飲食的污染,老人食物的純天然等多角度論證:老人的工作不累!這樣開放性的問題不僅引導學生與作者對話,還走進了作者的心靈,而且升華了學生的情感,升騰出老人的無比崇敬之情。
(三)啟發性式提問,引導學生走進文本
缺少啟發性的提問,是蹩腳的提問,因此,應該避免無效問題的產生,要盡量避免簡單地判斷性提問(如“對與不對”“是不是”等),盡可能多的采用帶有疑問性的提問,使學生能在有效的提問中受到啟發,在回答時有創新。啟發式的課堂提問學習的靈魂。例如:“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睍r提問:“文章寫掃路人,為什么要寫游人的表現?”引發學生思考,從中體會石階之長,和游人登山的吃力,從中感受掃路老人每天打掃山道之艱辛,進而使學生理解領悟反襯的寫作方法。
三、注意適時適度,實現提問的有效性
(一)適量提問
有的教師出口成章,自導自演,不用提問去引導學生;而有的教師呢?拿著提問,滿堂問。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學生“拒問、厭問、亂答”產生負面的效果。所以,提問要有度,用有效的提問吸引學生,用提問來控制課堂的節奏。
(二)適時提問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精心選擇提問“點”,尋找恰當時機提問。這就需要我們理清教學內容要點,反復琢磨,確立重難點,在文章的精要處找準切入點。通過提問,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找出事物的本質與根源。還可以在學生找不到突破口、思路無頭緒時提問,通過提問引起思維。
四、問評結合,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教師掌握認真傾聽和巧妙評價的策略,能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每次學生回答問題,教師要認真傾聽,抓住學生回答語言中傳遞出來的信息用巧妙的語言給予評價。在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要指出不足,提出期望。教師應注意鼓勵性,給每個學生以成功的體驗,又指明努力的方向,同時讓學生思想上升高度。
五、正反結合,以提問訓練思維
正問就是從問題的正面,從問題的一般邏輯和時空順序而問。學生遵循老師的提問, 能順藤摸瓜回答老師的問題。正問能夠鍛煉學生的正向思維,但不利于學生反向思維,逆向思考。正問和反問結合可以促使學生從問題的兩個對立面出發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能培養學生順向思維和逆向思維。精彩源于生成,課前的預設和課堂實際教學肯定有出入,許多問題可以根據課堂上的生成靈活地處理。課堂提問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只要教者能理解、掌握有效提問的策略并加以合理的應用,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陽杰.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設計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0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