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楠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在這樣的條件下,核心素養這個全新的概念給各個國家的教育體制都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并且給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所以,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此來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培養
引言:
現如今的階段,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和學生的需要,老師要探索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培養,此外,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文化知識,還要在此基礎之上對學生的個人修養和家國情懷進行教育,本文基于作者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給各位帶來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以此來促進我國英語教育事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一、閱讀教材的有效信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在老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選取那些合適的閱讀文本,并且還要根據學生們的真實水平挑選難易程度適中的閱讀教材,如果老師選擇難度比較大的閱讀文本,就是造成學生們出現不能很好理解的情況,打擊學生們的自信心,如果選擇的閱讀教材太過簡單,就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出現枯燥的情況[1],因此,教科書上的閱讀材料應該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老師要多鼓勵學生們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更加的透徹。比如,老師在講授“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show”這個章節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根據閱讀材料來回答相應的問題,老師可以把學生們劃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們通過充分的討論,之后在派一名學生作為小組的代表,對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老師還可以通過采取讓學生們觀看電視節目的形式,讓學生們形成良好的文化觀念,培養學生良好的跨文化意識,讓學生的獨立個性得到良好發展。
二、采用個體差異分層教學展開教學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將分層閱讀式教學應用于課堂,能防止教學的兩級分化的問題出現。該教學法能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展開教學,使每位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步。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整體水平,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分層,一般分為三個層次,即優等、中等、差生。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應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對于優等生,教師應設計較難的問題,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于中等學生,教師應多讓學生消化所學知識,并督促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語法、語言技能[2]。比如,在“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教學中,教師可對每個層次的學生設置一個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優等生:“Tell me something interesting about your summervacation;中等生:You have been thereon vacation;差生:Who do you want to spend your holiday with”。從實際角度出發,對每個層次的學生提出問題,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三、關鍵信息的提取,升華學生的情感
關鍵信息的抓取是英語閱讀教學的核心,其能讓學生好的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并讓學生結合實際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在理解閱讀材料時,讓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鑒賞,使學生與作者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以此培養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創新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將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作為教學主要目標。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比如,在學習“Will people have robots?”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收集相關的材料,談談對未來生活的預測。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其通過發揮想象,拓展思維,激發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欲望,以此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自主的設計自己未來的生活[3]。以這種方法展開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另外,讓學生根據閱讀內容說出自己心理的想法,對升華學生情感幫助很大。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注重提取關鍵信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
四、閱讀后的提升活動展現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閱讀后的提升活動是對閱讀文本的升華與鞏固。這個環節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以及對其中語言點的運用,同時升華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在這個階段,主要培養學生說和寫的能力,完成語言的輸出,達成閱讀的情感目標,使閱讀學習效果得以提升。說和寫是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為了達成閱讀的情感目標,對于閱讀后的活動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去做:
(1)最后的全班討論不要局限于一個題目,可以適當增加若干題目,以便拓展學生的思路。
(2)在討論前可以適當予以說明或提供一些鋪墊,讓學生更快速地進入討論狀態,也使學生能有話可說,言之有物。
(3)閱讀教學要兼顧集體活動與個體活動,凸顯“對話”,包括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小組對話、全班對話等。
(4)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和平臺,鼓勵和允許他們利用投影、掛圖、實物、書寫、口頭、匯報、表演、問答、辯論等形式。以這樣的閱讀教學為例,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與同伴討論以下問題,并用文中信息支持自己的觀點:What is your dream job?Do your parents support your dream?在進行此類拓展時,教師也可以提出以下問題:Do you agree with LiuYus parentsopinions?Why(not)?If you were LiuYu,what would you do?通過這樣的設計,教師就能引導學生學會以辯證批判的觀點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效果,并且對比和反思作者的立場,從而形成自己的觀點。在某個同學表達看法時教師也可以提問別的小組:Do you agree with his opinion?Why(not)?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學會批判性地分析和評價,而不是一味地贊成而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通過此活動,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夠批判性地看待問題,提升英語學科素養。
五、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有效的題材進行教學,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明遠,彭華清.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58-62.
[2]李明遠.基于閱讀課教學的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J].基礎外語教育,2016,(05):95.
[3]劉林峰.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下的有效閱讀教學———以一堂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為例[J].英語教師,2016,(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