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在歷史課堂中恰當地運用歷史細節,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夠讓課堂內容變得更加厚實,從而能夠極大地保證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在新時期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歷史教學中對歷史細節的重視程度在逐漸加深。筆者首先分析了歷史細節對于其課堂教學的價值,然后給出了一些運用策略,希望能夠帶給歷史教育工作者一些啟示。
關鍵詞:歷史細節;初中歷史教學;價值;運用策略
談起歷史,大多數學生都是興趣十足,但是對于歷史課則是一副截然不同的景象,比如有些學生認為歷史課非常無聊,還有些學生對歷史課抱有抵觸心理,在此情況下,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可想而知并不會很高。筆者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其主要是由以下兩個原因所導致的:一是受教師的教學思維影響,大多數教師在進行歷史授課時通常是讓學生“機械式”地學習重難點知識以及框架體系,使得學生的思維很容易出現“定式”,進而會極大地限制學生的發展。二是受歷史教材影響,現如今的歷史教材中總結性的語言居多,并且歷史內容之間跨度也很大,使得初中生學習歷史的難度大為增加,進而會讓學生逐步喪失學習興趣,從而會產生學生偏科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教師必須要正視歷史細節,同時還要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適當改進,從而不斷提升整個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歷史細節對于其課堂教學的價值
歷史細節這一教學手段最突出的特征是以小見大,通常是教師借助于一些具體的歷史史實,然后帶領學生對其進行分析與解讀,讓學生在收獲歷史知識之余,還能更深層次的了解其背后所蘊含的東西,進而讓學生的歷史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其中,歷史細節還能讓其課堂教學收益良多,主要表現如下:一是有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在初中這一階段學生的求知欲很強,并且對一切新奇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時便是歷史細節可以發揮作用的時機,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如果教師要適當的給學生講解一些經典歷史故事,把學生的興趣和歷史學習知識內容結合起來,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調動起來,進而其課堂的效率也會隨之提高;二是能夠幫助學生解決重難點知識。過去,針對于歷史學生的重難點知識,教師往往讓學生采用記憶的方式來達到掌握的目的,這種機械的學習模式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其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對教學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時如果教師將其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減少學生與歷史知識的距離感,從而會讓學生對此類知識的掌握也會變得更加容易;三是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自我思考能力。這一能力不僅是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所必備的一個條件,故而教師要給學生講解一些啟發性的歷史故事,并對學生的想法作以評價,從而讓其能夠實現獨立思考;四是能夠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新時期新的內容對教師來講既是一種機遇,又是一種挑戰,就拿歷史細節來講,不僅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作為歷史課堂教學的主體,而且還要求教師研讀有關歷史細節的知識,掌握其基本技能,從而創設出高效的歷史課堂。在整個過程中不僅學生學到了知識,而且教師的綜合素質也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實現教學相長。
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細節的運用策略
1.歷史細節內容的選用
首先,教師要保證歷史細節內容的真實性,在發揮現代教育設備的優勢時,一定要對歷史細節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還原歷史,進而有助于學生養成科學的求知態度;其次,教師要保證歷史細節內容具備典型性,比如在學習“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祿這一內容時,要給學生準備一些能夠表現焦裕祿品質的歷史細節內容,其形式可以依據學生的興趣來定,這樣一來,學生透過具體的人物形象進而會很容易理解人民的好干部這一定義;最后,要保證歷史細節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的關聯性,并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發掘教學資源,從而讓學生對歷史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
2.歷史細節的參與
歷史細節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在實踐中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態度,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實踐之中,發揮主人翁作用,積極和教師進行細節交流,讓教師更深刻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堅持從實踐出發,實事求是,以此來制定出更加貼切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實現初中歷史在新時期的新發展。
3.歷史細節的呈現
實踐證明,教師只有把握好歷史細節的呈現時機,才能讓歷史課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因此,教師必須要依據歷史教材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設置歷史細節呈現的時機,首先可以將其設置在歷史課堂的導入環節,比如在學習《盛唐氣象》中“開元盛世”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賞析杜甫的《憶昔》這首詩,然后詢問學生詩中表達了什么?學生會回答“糧食增產”,同時心理肯定會產生好奇的想法,之后教師說明糧食增產這一現象就是盛唐氣象的一大表現,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其次,可以將其設置為重難點問題環節,通過對其進行具體的分析與解讀,從而解決學生的困惑;最后可以將其設置為課堂總結環節,借助于一些典型的具體史實,來考查學生對本文主題的把握。
4.歷史細節的注意事項
不是說使用了歷史細節就可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其中還需要我們注意以下事項:首先,教師要明白歷史細節并不是萬能的,僅僅依靠細節教學是不夠的,要堅持其實施的基本原則,結合客觀的教學現狀,進而來保障歷史細節能夠真正實現其自身的價值;其次,教師要明白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并輔之一定的體態用語,來幫助學生構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知識,從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最后,還要把握好歷史細節的難度,初中歷史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客觀實際情況,嚴格按照大綱要求,嚴格遵循和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歷史教材來制定,幫助學生高效的學習到歷史知識,以此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結:
總之,重視歷史細節,既是課程改革全面深入發展的產物,也是歷史教學自我變革的具體要求。重視歷史細節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極大的收益,全面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也能幫助教師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更好的為教學發展服務。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多個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教師必須要積極學習這一教學手段,不斷提升自己綜合素養,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同時,還要對日常教學活動進行總結評價,以便尋求出其問題以及解決對策,從而確保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目標能夠順利實現。學生要努力配合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關注課堂教學細節提高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效率[J]. 徐慶.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4年23期
[2]求真、求實,以歷史細節實現教學目標[J]. 顧雪梅. 新課程導學. 2016年03期
[3]淺議歷史細節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J]. 戎海燕.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5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