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持續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越來越多的教師對新形勢下科目試題的命題原則進行了探索和思考。教學實踐證明,傳統的高中化學命題已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了幾點新形勢下高中化學試題的命題原則,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啟示。
關鍵詞:新形勢;高中化學;命題原則;試題命制
高中化學試題是學生鞏固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學科素養的重要載體和工具,對教師而言則是教學評價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無論是測評還是練習,優質的試題都是促進教學效果的先決條件和重要保障。隨著新課改進程的持續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越來越多的教師對新形勢下科目試題的命題原則進行了探索和思考。教學實踐證明,傳統的高中化學命題已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其主要表現為:許多資料中的題目多是復制粘貼而來,功利性強而缺乏新意,不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往往將學生當成了做題機器,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想象力、創造性等均造成了較大程度的負面影響。以下,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幾點新形勢下高中化學試題的命題原則,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啟示。
一、 保證科學性和嚴謹性,經得起任何推敲
化學是一門立足于實驗的基礎自然科學學科,科學性和嚴謹性是其基本特征,也是學習化學的根本態度要求。相應的,試題的命制首先應遵循這一基礎性原則,即試題必須符合邏輯和常識,經得起任何的推敲。然而我們在教學中常會看到,有些試題為了刻意突出某個知識點或某種方法,又或者為了體現所謂的新穎性,往往忽視了其科學性和嚴謹性。有時學生通過分析推理和計算得出了標準答案,但卻不符合一般常識,這對學生而言顯然有害無益。對此筆者認為,教師不但應要命題過程中仔細斟酌,命題后更要親自做一遍,在做題過程中反復推敲,有必要的話還可讓少數學生參與試題質量檢測,以保證命題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總之,“寧可教師多做題,不讓學生做廢題”,這是每個一線老師都應樹立的命題觀。
二、 合理聯系社會和生活實際,并具備一定時代性和前瞻性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活動應適當從生活實際出發,聯系和結合學生已有社會生活經驗,助力學生加深對于化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認識。這對于引發學生關注與化學相關的社會生活問題,提升其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及決策能力均有明顯的推動作用。鑒于此,高中化學教師就有必要在試題的命制中適當、合理聯系社會和生活實際。事實上,此類與實際聯系緊密的試題歷來都較受重視,在歷年的高考試題中也占有一定定位。筆者在此要指出的是,聯系和貼近的實際問題還應具有時代性甚至是前瞻性,這樣才更符合新課標的倡導標準,即提高學生專注和探索人類發展與化學相關的重要社會問題,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參與認知。比如可以結合新材料、新能源、新通信技術等當今世界的高新科技話題來合理命題,只要明確好主題和方向并善于挖掘和合理整合,就不難命制出優質的題目,從而在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其求知欲、提高其知識運用能力的同時,也很好地滿足了新課標理念要求。
三、 適當命制開放性和發散性題目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學試題應具備一定的開放性和發現性,這是由新課標倡導的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及綜合化學素質決定的。實踐證明,開放性和發散性試題能有效增強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激發其探索和學習欲望,同時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遷移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有明顯助益。因此,教師在命題過程中應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合理命制一些較為典型的開放性和發散性試題。比如這樣一道試題:根據你所學的化學知識,照著這樣的例子仿寫句子:“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氫氣是密度最小的單質”。該題簡單卻比較典型,答案多種多樣,開放性較強,如“碳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金剛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單質”“甲烷是自然界最簡單的有機物”等等。利用這種雖然簡單但具有較大開放性和發散性的試題對學生進行長期的熏陶,就可以很好地在鞏固學生已學知識并加強前后聯系的同時,有效培養其發現性思維,增強知識遷移能力。
四、 重視第三維教學目標,從其內涵出發命制優質試題
所謂第三維教學目標,就是我們常說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中積極倡導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化學課程體系,這是對教師教學活動提出的核心要求之一。一般而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這兩個維度的目標要求在高中化學命題中容易得到展現,但情感態度價值觀則往往由于教師忽略或是不習慣等原因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從教學實踐來分析,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以知識技能和過程方法依托的,我們以一個簡單案例來對此加以說明:
根據你學過的能源知識,回答以下有關內容:
1. 運用你所學的化學知識,提出提高燃煤利用率的構想,要求具有一定可行性。
2. 燃煤、石油、天然氣這些化石燃料有哪些明顯缺點?氫能源作為最理想的能源之一,歷來受到廣泛關注,利用水開發氫能源是最有前景的能源開發之路,你能否運用所學知識設計出一種方案?
該題比較典型的突出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求,其以知識技能和過程方法為依托,引導學生在分析、判斷、探索和認識的過程中形成第三維度的目標認知,并最終歸結到其自身學習規范上。筆者認為,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應重視和研究第三維教學目標,并善于在充分理解其內涵和意義的基礎上命制優質試題,這既是新課程的理念的要求,也是提升學生化學綜合素養的必要手段之一。
五、 結語
新課標倡導的教學新理念和新原則為學科科目試題的命制帶來新的要求和挑戰。越來越多的高中化學老師開始重視新形勢下試題命制原則。以上幾點僅為筆者基于自身實踐所發表的個人意見,事實上,新形勢下的高中化學試題命制是一個同時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研究課題,這需要廣大一線教師積極探索和深入思考,并善于總結和互相交流。本文拋磚引玉,尚祈方家指教。
參考文獻:
[1]劉俊利.基于情感、態度、價值觀主題的試題初探[J].中學歷史教學,2006(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葛家亮,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