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時代不斷發展過程中,學校為了能夠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都給予新課程理念對自身課堂教學設計進行了適當的創新和改革,而本文主要是以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為例,提出了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化學;教學設計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倡以學生發展為主、以科學素養為本的教育目標,十分提倡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可是要想真正將新課程理念有效的落實到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之中,就必須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合理的設計,將之前被動、單一且陳舊的教學方式,變成主動、探究、合作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來最大程度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真正構建出高效的化學課堂。
一、 重視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這一門課程本身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化學實驗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從中獲得最為直觀的感性材料,教師如果能夠加強對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視,就能借助于這一手段來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化學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能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養成較為良好的觀察以及分析能力。為此,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教師首先應該要從化學實驗著手,通過化學實驗來激發出學生化學學習興趣,讓抽象的知識在實驗中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師在進行《氧化還原反應》這一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低壓電源、鹽橋以及伏特計來為學生設計一個教學實驗,通過實驗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電極電勢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以及濃度、介質對于氧化還原反應會造成的影響,進而就能起到較為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說,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化學實驗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于化學實驗來激發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以此來為之后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提升
在新課程理念下明確地提出要讓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主體,最大程度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所以說,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如何有效地發揮出學生主體作用也是教學設計中較為關鍵的一個部分。有效課堂教學本身就是師生交往以及互動的一個過程,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時候,最好要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盡可能地發揮出學生創造能力以及自主能力。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物質的分類》這一知識點教學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分類”的概念,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先導入課題:“同學們,你們能夠尋找出分類在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嗎?”通過這一問題讓學生大概懂得分類的意思,之后教師舉出具體的實例,讓學生對張杰、愛迪生、科比、劉翔、居里夫人、李宇春等進行運動員、科學家以及歌手的分類,通過這一具體案例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分類的含義,之后再以此來引出交叉分類法,并且讓學生先對一些基礎的物質進行分類,像是空氣、銅、氫氣、硫酸銅、食鹽水等,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加深學生印象、幫助學生理解,最大程度提高這一課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 積極使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手段
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這種教學手段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積極開設探究性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講解、例題或者是示范教學的方式,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相應的探究性任務,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這一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在導入過程中提出一些知識回顧問題:“同學們知道哪些金屬材料?什么是合金?合金又有哪些特征呢?”通過這些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之后,教師再提出問題:“讓學生列舉出銅合金在我們身邊的具體應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合作交流,然后再將交流所得到的結果進行總結和歸納,通過這種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來提高整個課堂教學氛圍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高中化學學習的樂趣,進而也就能構建出高效的高中化學教學課堂,真正滿足新課程理念標準和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進步。為此,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教師一定要積極應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教師首先一定要重視化學實驗、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然后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學手段來提高化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化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方潔.基于新課程理念的甘肅省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
[2]于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探究——《實驗化學》原電池教學設計與反思[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1):59-59.
作者簡介:蔣滿榮,廣東省韶關市,廣東省翁源縣翁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