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有平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構建高效課堂,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預習作業就能很好地把這兩者有機結合,既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輕松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對課前數學預習作業的作用、運用策略、作業設計和反思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預習作業;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深入推行,要求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實現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就需要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數學預習作業的運用,就能有效實現上述要求。但是目前不少教師對課前預習作業的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運用方法不科學,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導致教學效率不高。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深入探索研究。
一、數學課前預習作業的作用分析
學生在學習新課前進行自主自覺的學習,對教學內容進行提前了解,掌握熟悉的內容,找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在教師講課時就能有針對性地學習。而預習作業的應用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預習中,抓住新課學習的重點,有效突破教學難點而設置的。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如下幾方面的作用:
一是激發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在講新課前,給學生布置安排預習作業,學生通過完成預習作業,就能在學習中發現有意義有價值的觀點、知識或方法,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互動中進行展示,就能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增強其學習信心與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數學成績的目的。
二是增強數學應用能力。學生通過完成數學預習作業,解決作業中的問題,就能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作業能發現和找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通過運用多種方式來解決學習難點,就能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三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于數學預習作業是新課的重點學習內容,學生在課前的預習學習中,通過作業就能掌握課堂要學習的主要內容,解決學習的難點問題,把預習中遇到的疑惑解決了,實際上新課內容就掌握了,教師講課輕松,學生學得也輕松。這樣在課堂講課時教師就有了充足的時間進行數學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就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從而使教學的容量得到擴充,教學的效率得到提升。
四是培養合作探究能力。為了提高學生數學預習作業的學習效率,可以運用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對預習作業有了疑難問題可以在小組進行交流探討,通過共同學習、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能使合作學習與交流能力得到培養。
五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如果學生能夠根據數學預習作業進行課前詳細的預習,那么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就會更認真聽課,學習的效果就會明顯提升,有了這樣的體驗之后,學生就能自覺在今后的學習中堅持下去,就能逐漸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能夠在學習中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能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六是能夠復習鞏固舊知。由于數學學科的學習具有系統性、連續性、層次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在進行數學新課的預習作業學習中,經常需要運用到以前所學數學舊知識,學生就會自覺地進行對以前所學舊知識進行復習,就能使舊知識得到鞏固,也能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例如,在進行“平面直角坐標系”(第一課時)新課學習前,可為學生安排如下預習作業:
1.在平面內,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一般需要 個數據。
2.數軸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平面內,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組成________。
4.在下面直角坐標系中填空
5.P(3,2)的橫坐標是________,縱坐標是________。
6.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
(1)分別寫出P、A、B、C、D各點的坐標;
(2)找出E(4,3),F(-2, 3),G(-4,-1),H(3,0),M(0,5)所在的位置
7.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到x軸的距離等于2,到y軸的距離等于3的點的坐標有________個,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
題目1:本題用于對上節課的復習回顧,同時設置疑問來引出新知識。一方面可以鞏固上節課內容,另一方面為本節課有序實數對(坐標)的引出提供了知識儲備,進而感受引入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必要性。
題目2:平面直角坐標系由數軸組成,通過對數軸知識的回顧,有助于學生在接下來對引入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及相關概念的理解。
題目3:該題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定義,學生可以從課本找到答案。題目難度不大,能讓學生初步形成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含義,同時可檢查反饋學生是否認真預習課本內容。
題目4:本題能讓學生初步感受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框架圖,進而熟悉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相關概念。同時通過本題,學生能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定義及其相關概念,為后面坐標等概念的引入提供鋪墊。
題目5:通過本題來檢驗學生對橫坐標、縱坐標概念的理解,同時加深對坐標定義的理解,并讓學生拓展探索各象限坐標的特征,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題目6:通過點的位置寫出坐標以及通過坐標找點的位置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通過學生對本題完成情況的反饋,可以了解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理解程度,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靈活分配時間進行各環節的講解,以此能提高教學效率。
題目7:本題是易錯題,也是本節課學習的難點問題之一。學生要解決本題、教師要突破教學難點的關鍵是將疑惑生成課堂問題,通過師生共同討論最終共同尋找途徑解決疑惑。
通過以上7個預習作業的完成,學生就能體會到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必要性,能學會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并能夠總結出各象限的特征,就能基本上完成本課時學習任務,同時能夠較好地體現上述六項作用。
二、引導學生做好預習作業的策略
要讓學生做好預習作業,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策略的指導,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才能提高預習作業的運用效果。由于通過完成預習作業的目的在于學習新課知識,因此,在預習中需要學生重視讀、記、思、寫四個方面的方法運用。一是認真閱讀教材:完成預習作業前應要求學生對教材的新課內容進行認真的閱讀,并在此基礎上找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對此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讀,反復的閱讀和思考重點內容,注重體會所學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二是做好難點標記:對于在完成預習作業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做好標記,這樣在教師講課時就能有針對性、有重點地聽課;三是深入思考分析:就是要對預習作業中涉及到的難點問題、數學概念、定理等重點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分析,找出概念、規律的關鍵詞語和適用條件范圍等,這樣既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又能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寫出經驗體會:通過完成預習作業,要寫出自己的經驗體會,有助于預習能力的總結提高,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數學課前預習作業的運用反思
雖然預習作業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要運用好預習作業,讓其發揮最大效益,就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如果學生不能積極配合,預習作業的作用就很難發揮出來,為此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培養和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這樣才能提高預習作業的運用效益。同時,預習作業的運用,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課前加強預習作業的精心設計,設計出具體趣味性的作業,以提高學生的預習興趣,設計出具有層次性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預習中取得成效,提高全班學生聽課的積極性。還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完成預習作業的情況進行檢查,也給教師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
四、結語
要構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就需要能夠正確認識預習作業的重要作用,精心加強預習作業的設計,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就能發揮預習作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國華.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預習的作用[J].數學大世界:教學導向,2012(9).
[2]路云霞.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的課前預習的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