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以及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對專利翻譯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為了有效解決專利翻譯市場供需脫節問題,下文在分析專業翻譯行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我國專利翻譯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專利翻譯人才培養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專利翻譯;人才培養;現狀
引言
專利翻譯是目前翻譯行業體量越來越大的方向之一,因其需要翻譯人員具備良好的翻譯水平、知識產權行業基礎和技術背景,所以這種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變的尤為重要。高校的外語教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每個高校都有外國語學院,都在教授學生們專業的翻譯,卻沒有意識到該類專利翻譯人才的市場稀缺和人才優勢。因此,需要加強對專業翻譯行業發展現狀及人才培養的探究,以促進我國專利翻譯行業的不斷發展。
1專利翻譯行業發展現狀
首先,專利翻譯市場基礎堅實,稿件來源充足,市場需求逐步增大,行業前景廣闊。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宣傳號召,我國企業對專利翻譯的市場需求預期將更加旺盛。我國專利行業正在快速成長階段,PCT海外申請數量保持穩定,需要更多人才投入行業共同建設;其次,我國存在數量眾多僅由一兩人經營的不正規翻譯公司,層層轉包翻譯項目,通過網絡聯系數量龐大的兼職譯員群體,不僅低價出售譯員勞動成果,還對翻譯市場價格造成影響;再次,專利翻譯行業缺乏同時具備理工科背景、文學知識、法律知識、語言能力等綜合素質較強的專利翻譯人員,導致當前專利翻譯領域非專業化、低齡化現象嚴重;最后,我國專利翻譯從業人員無法滿足當前的專利翻譯市場需求,譯員隊伍的規模和質量均有待加強。
2專利翻譯行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1高校缺乏對專利翻譯人才培養的重視
高校作為人才輸出的重要場所,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對學科專業的規劃、課程的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方向都會直接影響到市場人才需求情況。目前,雖然很多高校已經開設了知識產權相關專業,但是數量少、宣傳力度不強、地位不高,其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一系列培養方案還在摸索和優化階段。此外,青年學生專業選擇缺乏合理引導,對知識產權行業缺乏必要了解,從而導致人才培養基數小,了解并愿意從事專利翻譯的復合型人才難以遴選和培養。此外,翻譯專業學生視野不寬,缺乏專業知識背景,較少考慮或者選擇從事專利翻譯領域工作。
2.2外語人才培養方向性不強缺乏專業性
我國高校在外語人才培養方面不僅覆蓋面廣、規模大,還擁有很多高層次人才。但是,高校對于外語專業人才的培養過分的強調語言能力的提升,而忽視了專業化知識的培養,導致我國專業形翻譯人才培養仍需不斷發展和完善。此外,我國高校在翻譯人才培養方面其各方向之間的課程設置并無太大差異,且教學內容寬泛,再加上專利翻譯對高校生源和師資均有較高要求,從而導致我國高校在專利翻譯人才培養方面缺乏專業性,無法滿足專利翻譯對技術知識的要求,進而導致很多外語翻譯專業人才很難進入專利翻譯領域進行工作實踐。
2.3專利翻譯人才培養尚未形成完整體系
一個專業領域只有擁有完整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從學歷晉升角度看,我國很多高校已經形成從本科到博士培養知識產權人才的平臺,但該平臺體系仍在建設和探索階段,還不能發揮實際的人才培養作用。而專利翻譯通常作為翻譯學中的組成部分,從沒有以單獨的課程或方向形式而存在,更沒有形成獨立的培養體系。從實踐角度分析,由于專利翻譯行業對人才的專業性及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高校在與相關企業的合作方面仍需要不斷優化和創新,以提升參與平臺的包容性和豐富性。
3專利翻譯行業人才培養策略
為解決市場稀缺以及高校專利翻譯方面師資匱乏的問題,文章提出以下人才培養策略,具體如圖1所示。
3.1重視知識產權的學科地位積極申辦知識產權專業
首先,針對專利翻譯人才來源缺乏的問題,我國高校應重視知識產權及相關專業的學科地位,更新辦學觀念,加快專業申辦準備,抓住時代機遇與市場需求,培養市場急需、發展空間廣闊的專業型人才;其次,各高校應結合當前專利翻譯市場人才需求情況和本校生源情況,構建本、碩、博一體的專利人才培養體力和多層知識產權人才培訓體系,從相關專業中選拔一部分優秀人才,培養一批實用性、復合型專利職業人才;最后,介于師資力量的匱乏,很多高校外語教學一線教師并不具備專利翻譯的教學能力,也缺乏教學資源。各高??梢越柚ヂ摼W教學平臺,將教學資源最大化的投入高校使用,解決地域、時間等客觀問題。
3.2轉變人才培養理念探索專業協同培養模式
專利翻譯人才是一種復合型人才,既要求具備知識產權相關知識,又要有法律、機械、醫藥等專業背景知識,還要有必不可少的高水平雙語使用能力。顯然,一個專業的培養方案不能夠覆蓋人才全部知識需求。針對外語人才因專利或專業領域相關知識不足而無法進行專利翻譯任務承接的情況,結合各高校實際情況,首先,各高校應引進一批專業的專利翻譯師資,在培訓和實踐中探索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內容。高校也可以采取與相關企業合作的方式,引入一些優秀的專利翻譯人才到學校進行培訓指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高??梢詫⑼庹Z翻譯專業與知識產權專業進行結合,讓其互相學習,這樣能夠讓外語人才了解更多理工專業背景,提升自身專利翻譯能力,還能讓知識產權專業人才提升英語水平,從而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
3.3加強校企協同加大專利翻譯實踐
首先,伴隨我國知識產權企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擁有豐富的知識產權企業資源,具備多個創意產業園區和試驗區,依托上述企業資源,高??砷_展多種合作項目,為高校知識產權人才提供豐富且有價值的社會實踐,主動服務國家經濟和戰略的需求;其次,各高校應加強與知識產權出版社翻譯事業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合作,建立相關培訓基地,為高校外語和翻譯類人才提供直接接觸專利翻譯行業的機會;最后,加強“I譯”平臺的應用,為外語和翻譯類人才提供更多專業培訓課程和實踐機會。推進校企結合項目實施運轉,能夠為專利翻譯人才的培養提供社會途徑,豐富并完善專利翻譯人才培養體系。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專利翻譯作為一個新興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知識產權出版社的“I譯”平臺,解決了高校專利翻譯教學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材料匱乏的現實問題。為專利翻譯人才的培養提供社會途徑,豐富并完善專利翻譯人才培養體系,為學生畢業后快速入職相關企業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高校專利翻譯人才培養體系得以優化,大大提升了我國專利翻譯人才培養效率。
參考文獻:
[1]曹懷軍,賀鶯.“互聯網+”項目驅動型專利翻譯人才培養模式[J].上海翻譯,2017(01):46-51+95.
[2]張成智,王鵬.專利翻譯研究現狀綜述[J].才智,2016(36):217.
[3]宋春芳,胡新華,王琛.河南省專利翻譯行業發展現狀及人才培養探究[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7,14(08):74-77.
[4]唐若劍.翻譯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及問題研究[J].讀書文摘, 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