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林梅
摘 要: 廣播作為我國最早的新聞傳播方式之一,其歷史地位不言而喻,同時對我國新聞媒體的不斷發展起到奠定堅實基礎的作用。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不斷吞噬著我國各個行業,而新聞業也為了順應時代發展,及時結合大媒體特點對其進行整改,同時多媒體、自媒體等形式的出現也嚴重占擠著廣播的市場地位,雖然廣播新聞業及時推出FM等有效形式,大媒體的沖擊力仍舊有增無減,這對于我國廣播新聞的存活及發展均具有強大影響。因此,本文針對我國廣播新聞在大媒體時代下的發展現狀進行闡述,并就如何結合媒體作用推動廣播新聞發展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 大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現狀;發展策略
一、“大媒體”時代下我國廣播新聞的發展現狀
1.廣播新聞在受到擠壓時的發展現狀
廣播是出現在我國最早的新聞傳播方式,而與廣播同時存在的新聞形式也只有報紙、雜志等紙質形式。隨著電視廣播行業的出現以及電視的普及,人們在感受到電視新聞帶來的新穎與時代特點優勢的同時將對廣播的關注度也分給了電視,并隨著的電視行業的不斷發展,對廣播的關注比例也逐漸減小。而后,廣播行業為了進一步迎合時代發展變化,不斷開發與普及FM調頻廣播,因其高服務質量、高互動水平等方面的優勢使人們逐漸意識到廣播仍舊能夠為自己提供電視無法提供的服務,并將部分注意力重新轉回到廣播上。隨著汽車的不斷普及,廣播在汽車行駛過程中也起到較高作用,例如交通廣播等,通過及時回饋路況消息等,使駕駛人員在第一時間掌握公路情況,可為駕駛人員提供便利,而部分音樂廣播、情感解答廣播等也能夠使駕駛人員在駕駛途中提升樂趣,逐漸將廣播優勢展現出來。但由于廣播傳播形式等已經無法與大媒體時代的其他媒體行業相媲美,因此仍舊處于落后形式。
2.廣播新聞在大媒體的沖擊下仍舊存在生存問題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除了報刊、電視、廣播三大媒體外,因時代特點而出現的網絡已經成為我國第四大媒體,且與其他三大媒體并存,影響力、傳播力等也絲毫不遜色于其他三大媒體。網絡媒體具有傳播渠道廣、傳播速度快以及傳播形式多樣的特點,三大媒體新聞與之比起來仍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廣播無法利用豐富的畫面進行新聞播報,報紙新聞同樣不具備畫面和音效,而電視廣播雖然具有畫面和音效,也能夠快速播報時事新聞,但由于電視新聞只有通過剪輯等后期處理才能播出,在時效性方面與網絡媒體相比也存在一定欠缺。雖然電視新聞在播出時,其真實性、完整性高于網絡媒體,但網絡媒體只一個快速的優點就能夠大幅度降低人們對于電視新聞的興趣。
此外,網絡媒體的傳播渠道、方式存在多樣化特點,人們在利用網絡媒體了解新聞實事的時候,可通過手機、電腦等多種渠道及時了解最新新聞,而其他三大媒體均不具備該種特點,尤其是廣播新聞,只能在廣播設備中播出,無法做到該點,且傳播速度也無法與網絡速度相比較,導致其在現如今發展過程中仍受到網絡媒體的沖擊,無法充分發展。
二、在大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發展的有效策略
1.挖掘自身優勢強化權威地位
廣播的政治屬性決定了它在完成必要的宣傳任務的前提下,擁有獲得新聞、解讀政策的政治優先權利。相對于網絡媒體和手機媒體而言,這是傳統媒體擁有的寶貴財富。同時廣播具有完備的新聞采編組織結構,眾多的專門業務人才和廣泛的聯系網絡,這些優勢會在多元化的信息傳播格局中展現出巨大的新聞生命力。
最近幾年,廣播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以貼近百姓、表達民意的播出形態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一些省級廣播電臺已經開辦了廣播民生新聞直播節目,與廣播新聞政治性強和沉穩的特性不同,這些節目以鮮活的形式吸引了廣大聽眾,比如江蘇新聞廣播的《直播南京》等欄目。廣播類民生新聞發揮了廣播新聞速度快,連線報道迅速,后期制作簡捷的優勢,比電視民生新聞制作周期短,比網絡信息更容易被受眾接收到。
2.把握傳播特征搶抓收聽時段
半導體技術的發展使得收音機的體積越來越小,收聽越來越方便。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駕車者在上下班途中選擇收聽廣播獲取信息。廣播新聞應該抓住更多的收聽人群和特殊時段。廣播新聞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傳播符號的特點,比如主持人播報的節奏,清新音樂的鋪墊,為上班族在提供資訊的同時也送去一份好的心情,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廣播的線性采編優勢決定了廣播新聞可以及時地報道昨夜今晨的資訊信息,權威地快速解讀最新政策,指導百姓的出行和生活。同時,廣播新聞還可以深挖昨日新聞,對熱點動態和輿論焦點進行快速靈活的多方連線,通過提高記者的素質,使廣播記者和主持人具備過硬的現場采訪能力,進而打造權威的新聞專題。
3.借助3G技術細化專業頻率
立體感很強的聲畫同步傳播方式是電視對廣播最大的沖擊,3G時代的到來無疑又是對廣播媒體的一次挑戰,但同時也可以轉化為發展機遇。廣播電臺可以通過3G手機這種移動的多媒體平臺對自身的薄弱點進行強化,煥發出新的光彩。在3G時代,擁有強大信息獲取功能的手機終端已經不再是傳統的通信工具,通話和短信功能甚至可以被視作是手機的附屬功能。人們可以通過3G手機輕松快速地傳輸圖片、網頁和音視頻流媒體,訪問互聯網越來越方便。
同時,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可以加快廣播電臺頻率專業化的進程。廣播電臺可以聯合移動通信服務供應商提供給聽眾和3G手機用戶更多的民生服務。舉例來說,交通廣播電臺擁有大量的路況信息資源,可以獲得及時和準確的路況信息,如果將這些信息同時傳送給提供導航服務的移動服務供應商之后,路況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以畫面的形式在用戶手機的路況地圖上顯示出來并且精準定位,比單純地廣播路況信息傳播更靈活,在創造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為廣播電臺帶來經濟收益。
4.借助網絡媒體優勢,擴大品牌宣傳范圍
因順應時代發展,網絡媒體的出現是必然趨勢,而廣播如何借助網絡媒體加大對廣播推動力度則成為現如今廣播新聞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而目前來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網絡時代的優勢及媒體作用,以網絡傳播性為依托,對廣播新聞進行廣泛宣傳,利用媒體的快速傳播及廣泛傳播特點加大品牌宣傳范圍。例如,現如今我國居民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均離不開對智能手機及電腦計算機等設備的使用,而廣播可通過擴展渠道的方式,在手機、電腦中利用增設廣播軟件、廣告等方式提升廣播新聞存在率,進而為廣播新聞發展擴寬市場,全面打造廣播品牌。
此外,廣播電臺要更新理念,明確各個電臺的定位,設計專業頻率不同的主色彩,塑造個性鮮明的主持人形象,打造貼近聽眾的記者團隊形象。使聽眾對廣播媒體,媒體從業人員的交流不再僅限于聲音的溝通,讓主持人和記者的形象直觀可見,通過在平面媒體、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投放可視化廣告的方式打造強勢的廣播品牌,改善廣播頻率形象模糊、創收能力差的局面。
三、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知,雖然廣播新聞在我國新聞歷史中占據重要地位,但由于受到大媒體時代的沖擊與碰撞,導致廣播新聞受到其自身形式及網絡傳播等方面的因素而變得逐漸落后,因此,為了鞏固我國廣播新聞在廣播界的地位,則必須對其做出改變,通過調整方式、挖掘自身以及結合大媒體時代特點的方式,使廣播新聞能夠適應大媒體時代,并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進步與調整,使廣播新聞的優勢及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實現廣播新聞發展戰略目標,促使我國廣播行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含璐.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的發展策略[J].科技傳播,2018(3).
[2] 郭佳.全媒體時代下的城市新聞廣播發展策略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8(6).
[3] 孫利亞,張曉超,張慧瀟.新聞廣播的創新發展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