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華
【摘 要】 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的數學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無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動手,自己解決問題,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最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激發方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的數學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無聊,并且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尚未形成,如何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必須要首先考慮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
一、注意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不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習慣于自己進行知識的講解,然后學生去進行記憶和相關內容的背誦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教學剝奪了學生自由思考的權利,也壓抑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認為這樣的方式比較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因為教師通過這樣的講解,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知識強制性的灌輸給學生。雖然學生通過記憶和背誦的方法,在一定時間內理解了知識,但是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比較多的問題,并且這樣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小學素質教育要求的素質教育和主體教育其實是相違背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比如說教師應該給學生自由表達的權利,教師通過給學生自由表達,了解學生的想法。同時學生也能夠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師生之間才能夠進行正常的溝通和交流。學生在了解學生自己的想法的基礎上,也可以給教師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教師就能夠真正地認識到學生其實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尊重學生的想法,學生才會愿意主動學習,教師也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
二、注意讓學生動手,自己解決問題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于用強制性的方式直接把知識點教給學生,學生必須要通過記憶和背誦來掌握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模式,其實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讓學生自由動手解決,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通過動手操作發現學習的樂趣。
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講解理論知識會讓學生比較覺得很無聊,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個小方塊,讓學生利用拼小方塊了解體積應該如何計算,同時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根據學生操作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相關的內容,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在此基礎上,也就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現代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無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索、解決問題,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林振強. 小學數學探究性興趣教學模式分析[J]. 考試與評價,2015(6).
[2] 吳俊.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 神州,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