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磊
【摘 要】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育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逐漸成為了高中語文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古詩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難度。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核心素養背景下對高中古詩文教學的思考這一課題”展開討論,希望對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帶來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古詩文;教學;思考
近年來,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逐漸興起,各個學科與學段都構建出了相應的核心素養體系。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漢語思維提升與發揮、文學創造與鑒賞能力、語言的構建與運用、文化理解與傳承等方面的內容。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下,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對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學生在古詩文學習的過程中取得綜合全面的發展。
一、加強古詩文的閱讀寫作,提升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的基本訴求與真正目的在于使高中生能夠靈活運用漢語語言文字、深入理解祖國文化。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從寫作與閱讀這兩個角度進行切入。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組織大量的閱讀活動,使學生充分的理解語文課程中的基礎知識,對自身漢語語言經驗進行有效的擴充,從而構建出一套完整的漢語語言體系。例如,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古代詩歌、散文的基本知識與鑒賞方法,還要擴大學生古詩文的閱讀量,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古詩文學習形式。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運用綜合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學生結合相應的語境,對漢語語言文字進行有效、熟練、正確的運用。例如,在進行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庖丁解牛》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對《莊子》當中的這一篇散文的寫作手法進行模仿,也寫一則小寓言。在進行《項脊軒志》這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非常平凡的場景與事情寫下來,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感悟生活,體驗生命中的奇妙之處。
二、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與思維能力
人類所獨有的思維模式與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因此,高中生在學習古詩文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這種訓練可以滲透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之中,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具備創造性的思維。高中生即將步入成年,因此,應當結合學生自身的經驗進行課堂知識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對文中所表達的思想進行自主反思,敢于提出疑問,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琵琶行》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了解到詩中描述了作者遇見了一個技藝高超的琵琶女的不幸經歷,文中充滿了對琵琶女的同情。教師應當啟發學生的思維,對學生提出問題:白居易在這首詩中真正想表達的是什么樣的情感?學生往往會對這一問題進行深思,并且通過對文章的深入理解來尋找答案。學生通過深入的思索與探究,最終理解了作者通過一個小人物的經歷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腐朽,也表達了作者無故遭貶的苦悶之情。在學習《伶官傳序》這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了解后唐這一段歷史,使學生深入的理解造成盛與衰的原因,使學生通過文章的學習明白一定的人生哲理。
三、加強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創造能力
在高中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這也與核心素養的要求相符。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教材中的內容使學生體會到美的感受,使學生的輕松愉快的審美過程中學習古詩文知識。高中生在多年來的學習過程中,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定體會美感的能力,但是對美的創造力與鑒賞力仍然有待提高。因此,應當在高中古詩文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使學生在參加審美活動的過程中更加的積極,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與創造能力。在學習《蜀道難》這首詩的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對其中的句子進行反復的朗讀,感受施工的韻律,把握始終的節奏感。在《赤壁賦》這一文的學習過程中,感悟蘇軾的灑脫與豪邁之情。在《飲酒》這一首詩的學習過程中,體會陶淵明的閑適與自得其樂。在蘇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書憤》這一文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賞析“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使學生深刻的理解作者渴望成為像諸葛孔明一樣的人,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為自己的國家效力。
四、強化學生的文化認同感,使學生具備文化傳承意識
中華文化是我們中華名族的靈魂,因此,在高中古詩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對我國優秀文化進行良好的傳承與發揚,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備一定的使命感。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的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充分吸收古代優秀文化中的養分,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使學生具備傳承我國文化的自覺性。例如,在《滕王閣序》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滲透文中的寫作手法與表達主旨,還應當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了解作者王勃創作《滕王閣序》的目的所在,使學生體會古代傳統文化的內涵。在《登岳陽樓》這首詩中,杜甫在創作這首詩時正處于人生的困境當中,自己多年的抱負未曾實現,但是得見岳陽樓的整理景象,感嘆國家的動蕩與自身的給予,不禁潸然流淚。杜甫這種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非常值得學生學習。此外,古詩文中蘊含著誠實守信、自強不息、知恥持節等文化素養,能夠對學生以后的發展與成長帶來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慶威.淺談高中古詩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幾種策略[J].亞太教育,2016
[2]邱麗娟.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現狀解析[J].文學教育(下),2017
[3]劉彥榮.高中古詩文教學的探討和研究[J].學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