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銘慧
摘 要:作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活動對于兒童未來發(fā)展以及健康成長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學前教育階段的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概述;隨后分析了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的優(yōu)化發(fā)展對策,旨在為關注這一領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較高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學前教育;特殊兒童教育;融合教育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我國教育事業(yè),尤其是學前教育階段,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等方面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在我國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學前教育環(huán)節(jié)的教職員工開始明確地認識到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全面系統(tǒng)的解決融合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成為了相關領域教職員工的工作重點之一。
一、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
根據(jù)相關領域調查和研究顯示,雖然國內學齡前特殊兒童教育工作已經擁有了較長的發(fā)展歷史,但是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工作還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視。此種發(fā)展理念導致了學齡前特殊兒童在成長和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常常會被區(qū)別對待,甚至是受到排擠和歧視。學齡前特殊兒童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對其成長會產生負面影響。同時,部分家長在撫養(yǎng)和教育子女時,受到傳統(tǒng)觀念影響較為明顯。特殊兒童家長的內心不僅十分焦慮,而且存在著否定的心理狀態(tài)。此種心理狀態(tài)下,家長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教育理念偏差。不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受教育環(huán)境。在進行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活動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國特殊兒童學前教育人才規(guī)模較小,專業(yè)化水平較低,對于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順利開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制約作用[1]。
二、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的優(yōu)化發(fā)展對策
(一)公平公正對待每個學習主體
通過前文的分析和論述可以看出,我國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工作中,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推動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活動順利開展,相關領域的教職員工需要給予每個學習主體充分的尊重,采取公平公正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習主體。由于受教育群體的特殊性,在學前教師和幼兒們的互動中,教師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因此,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特殊兒童教育觀點,既保護特殊兒童群體受教育的權利,同時又尊重每一個學習個體的差異性。例如,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地關注兒童們的行為、情緒、智力和語言等方面的差異性。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采取半融合的方式,同特殊教育班級教師進行密切地交流和溝通,了解特殊兒童的認知水平,從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教學計劃[2]。
(二)以專業(yè)知識技能為教育提供保障
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的工作人員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以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組織能力,積極地引導學生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例如,我國某地區(qū)的學前教育機構,在組織和開展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重點采取了全融合教育以及半融合教育等兩種不同的形式。通過邀請?zhí)厥饨逃龑I(yè)的教師和專家,對融合教學活動進行指導,以專業(yè)化水平更高的教育理念,為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此外,當?shù)赜變簣@還鼓勵教師參與教職活動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培訓活動,配合專家指導、專家答疑、優(yōu)秀教學案例學習以及課后反思等方法,對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理念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地提升。
(三)優(yōu)化教師的教育管理語言體系
除了上述兩種方法之外,在為了更有效地推進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活動有序開展,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優(yōu)化和提升自身教育管理語言體系。教師的言語性語言和行為性語言是兩種常見的教育語言。在組織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活動時,教師特別關注到言語性語言的使用。比如,對于全融合和半融合特殊教育組織活動來說,教師需要更多地使用“征詢”類語言,避免采取會直接行為指示以及提問命令的語言。同時,教師還需要更多地采用鼓勵和表揚的語言,對兒童的優(yōu)秀表現(xiàn)進行鼓勵和肯定。此外,教師還需要適當?shù)嘏浜现w行為語言,采取“擁抱”、“撫摸”等肢體行為語言,降低學生們的心理負擔,提高學生們的安全感,使特殊兒童能夠更好地融入到集體環(huán)境當中去。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活動的組織中,家長同樣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長需要同學校形成密切地合作互動關系,為教師提供更有效的教學指導信息,推動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化教育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背景下,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需要充分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和管理理念,為學齡前特殊兒童營造更加開放、自由和平等的受教育環(huán)境。教育部門的管理人員需要積極尋求國家政府和司法部門的幫助,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通過與家長達成良好的合作互動關系,共同為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的發(fā)展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張更立.從“救助性”到“發(fā)展性”:學前特殊兒童教育的時代轉向[J].中國教育學刊,2017(6):35-39.
[2]張展華.學前特殊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5(1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