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可以使人明智,閱讀可以陶冶身心。在中職語文課堂中,加強閱讀教學的開展,對于促進學生閱讀教學成效的提升,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為了更好地促進中職語文教學的開展,本文對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就如何強化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更好地實現教學成效的最優化。
關鍵詞: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中職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促進閱讀教學的實施,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讓閱讀之花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盛開,讓學生之心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綻放,促進中職生閱讀藝術的掌握。
一、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現存不足分析
(一)教學模式落后,影響學生主體作用發揮
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直接將閱讀的技能向學生灌輸,沒有與學生的專業實踐結合,導致學生被動地學習。
(二)教學理念落后,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并沒有因材施教,注重一蹴而就。加上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中職生對傳統的紙質閱讀材料已經失去了興趣,學生閱讀是為完成任務,學習過程中消極,學生個性被壓抑,影響閱讀有效性。
(三)教學氛圍死板,影響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
圖書館和閱覽室開放時間少,書籍圖書資源短缺,學生外部閱讀氛圍差,課堂內學生被動學習,學生難以養成閱讀習慣,閱讀隨意性強,影響閱讀有效性[1]。
(四)閱讀面不足,閱讀動力嚴重缺乏
忽視閱讀指導,學生閱讀面不足,學生閱讀技巧有限,忽視學生閱讀效果檢查,課上交流,課外不干涉,快餐閱讀使得學生忽視文學作品品讀。
二、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針對目前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為促進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有效提升,需要切實注重以下工作的開展:
(一)轉變中職閱讀教學觀念,促進閱讀教學的交互性提升
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注重教師自身引導作用的發揮,切實注重傳統教學觀念的改變,從傳統的主體地位轉移到主導地位上來,在進行中職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緊密結合中職生的學習能力與理解水平,將學生置于整個教學的主體之中,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好地將自身的觀點表達出來,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加強對文本中心思想與作者情感的領悟。并在教學中基于學生長遠發展的視角,充分意識到課外閱讀在整個學生的品行和思維以及道德能力提升中的重要性,并在學習中注重積極地接受現代化的教學理論知識,切實注重自身的實踐教學中文言的反思和總結,切實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了解,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引導其意識到語文學習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的作用,強化其對語文閱讀學習的理解和認知。并在此基礎上將網上閱讀作為中職生閱讀能力拓展的第二戰場,需要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平臺中的相關資源,并采取開設網絡閱讀論壇的方式,強化學生的線上線上的交互,這樣才能更好地在閱讀教學中促進交互性的提升[2]。
(二)切實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強化因材施教的實施
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強化因材施教的實施,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切實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并在閱讀教學之前采取針對性的導入方法,切實強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具體的方法需要結合文本題材和內容來針對性的確定,并且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根據學生自身的能力,針對性的強化分層教學的實施,盡可能地將學生在學習中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激發起來,而教師則需要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采取從簡到繁的原則,把閱讀教學和社會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有效的發揮,在閱讀中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地思考和語言表達以及理解學習等方面的能力。比如在進行《過萬重山漫想》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和回憶有哪些我國的世界第一,當學生將其自由回答之后,再次提出和思考我們自己有沒有什么方面的可以做到第一。這樣就能意識到想做有哪些條件,并思考課文是哪個第一穿越三峽的,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等等,這樣學生就能從課文中找尋到問題的解決之道,進而在閱讀教學中實現教學目標逐漸深入的目的,而且在問題情景創設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學生則是參與主體,能有效的促進文本內涵的挖掘和對課文主旨的體會。
(三)切實注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強化學習氛圍的優化
只有更好地優化學生的閱讀氛圍,為學生的閱讀營造良好的環境,才能促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搭建相應的閱讀平臺,致力于良好閱讀環境的營造。比如采取加強圖書館和閱覽室的建設和功能的完善,設置網絡閱覽室等,盡可能地將學生的閱讀資源豐富,并把深淺閱讀法做到恰當的應用,采取分段法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引導其系統的養成閱讀習慣,并引導其注重閱讀知識和技巧的積累,定期加強對其的復習和應用。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讀書筆記進行定期檢查,且需要作為教學評價的范疇之中。
例如在進行《我的母親》一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時間都去哪了》這首歌,從而達到引入文本主體的目的,再通過教師的導入來思考母親是怎樣的一個人,將自身的母親進行回憶,與作者的母親有什么不同。這樣學生就能加強對文本的閱讀,激發學生 閱讀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營造良好的分為。
(四)拓展閱讀面,激發學生的閱讀動力
閱讀面的拓展,主要是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選好書、讀好書,做到精而細才是觀念,并采取諸多微課、翻轉課堂等模式,促進學生閱讀動力的激發,最終達到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目的比如在進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學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水滸傳》,將課文中的林沖這一人物形象與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出入,并提出為什么,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閱讀面的拓展,將學生閱讀動力激發起來[3]。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促進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我們必須在這一環節中注重學生良好閱讀能力的培養,并對存在的不足進行不斷地優化和完善,結合學生的就業需要,強化閱讀教學的創新和發展,而這正是目前的不足和需要不斷努力改進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1]邢文文.淺議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拓展的有效性[J].文學教育(上),2016(09):84-85.
[2]錢孝紅.中職語文閱讀教學進行翻轉課堂的探索與嘗試[J].職業,2015(35):29-30.
[3]何鋼,陸曉梅.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問題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1(27):162.
作者簡介:付海東,河南省項城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