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燕
摘 要:文章在研究中以“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為核心,分析“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路徑,提高課程教學水平,并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為交通土建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程,以道路路線線形設計為研究對象,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了解和掌握城市道路與公路勘測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在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背景下,道路工程快速發展,市場需求不斷加大,這就需要“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緊跟市場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探究“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做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教材內容脫離現行標準
現階段,“道路勘測設計”教材內容脫離現行標準,教材版本沒有隨著市場變化和社會環境變化而更新,使得教材內容嚴重滯后,脫離現行設計標準和相關規范,這是當前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
2.課程內容多,學時少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主要包含公路勘測設計與城市道路設計等兩部分內容,涉及道路平面設計、縱橫斷面設計以及公路選線等課程教學內容多而復雜。在全國教學改革中,“道路勘測設計”學時由70多學時改為54學時,大幅度下降,造成課程內容和學時緊張的沖突,增加教學難度。
3.實踐環節薄弱
在“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中,課程設計多是城市道路設計,項目內容不全面且陳舊,學生實踐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加強,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的提升。
1.優化教學內容,協調課堂時間
促進教材更新,要結合當前市場情況和專業教學要求,優化教材內容,使得教材內容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提高教材質量。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和課程要求,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調整課堂時間,精簡教學內容,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為了緩解教學內容和學時之間的沖突,教師可以將教學延伸到課下,利用現代化教學平臺對學生進行線上輔導教育,打破時間和地點的局限,切實提高“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2.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深化“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引進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開放性教學環境,給予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空間,落實民主教學理論,構建以學生為導向的課程教學體系,進而提高“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的綜合質量。例如,在道路平面設計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平面線形要素入手,讓學生知道行駛中的汽車其導向輪旋轉面與車身縱軸之間有三種關系,即角度為零、角度為常數、角度為變數,課堂播放微課視頻,讓學生直觀看到上述狀態描述的行駛軌跡,結合道路透視圖,讓學生站在行車安全與線形美觀的基礎上考慮,過長的直線線形呆板,行車單調,易使司機產生疲勞,也容易發生超車和超速行駛,不夠美觀。教師以此讓學生掌握道路平面設計要點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3.強化實踐環節,培養綜合能力
在課程教學中,要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引入案例法,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將學到的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改變古板的“填鴨式”教學,給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滿足市場、企業的人才需求。例如,在山嶺重丘區公路設計中,列舉案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布實踐任務,讓學生自主查找資料、使用工具書、合理使用規范,了解公路線路設計方式,路線線形平面順適、縱面均橫、橫面合理,計算有理有據、圖紙表達清楚準確,使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真正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為了深化“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教師必須審視和反思課程教學設計體系,及時發現“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對策,構建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發揮出課程的作用,提高“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的綜合水平。
[1]王 鵬.《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研究[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科學教育家,2008(14).
[2]尚亞瓊,趙萬東.《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2016(11):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