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懷立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基礎性教育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許多學校的校容得到了質的飛躍,辦學經驗也在不斷地豐富,這也間接提高了我國整體教育水平。但是,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校管理人員都將注意力放在考試成績方面,對學校的管理重視度反而在不斷降低。對此,為了更好地提高辦學水平,文章詳細分析了精細化管理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中小學教育管理;應用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構建一個和諧的校園需要從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以及學校發展方面統一考慮,管理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而創新。和諧校園的建設需要從多角度著手,從宏觀層面上來講,學校應當更加注重校園的和諧文化建設,構建學習型的組織結構,構建文化型、學習型的和諧校園,應用和諧的校園文化以及鮮明的文化組織結構氛圍來感染其中的每一位學生,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構建和諧校園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1]。
對此,構建和諧校園,最為基礎的便是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學校可以促使每一位輔導員定期在班級當中開展有關和諧的活動,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相應活動當中,從而實現共同成長和提高。
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化途徑開展教育,同時在教育中以人文關懷為核心,建立一個基本的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論,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最終目的。在中小學當中,無論是管理還是教育,都需要充分展現人文精神以及人文關懷,認真對待學生并實施和諧的教育方式[2]。這也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精細化管理,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關注學生的學業和內心,細心觀察學生的所作所為,猜想學生的所思所想,引導學生從健康心態著手,先讓學生自己達到和諧,其中包含生活、學習、心理適應程度、人際關系以及文化氛圍等,促使學生形成內心成就感,學習使命感,教導學生在做人、做事等行為中堅持和諧的心態,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學生的思想正確,提高學校的整體穩定性。
為了更好地保障教育實效性,教師應當做好與學生的關系管理。良好的學校教育氛圍能夠優化整個學校的生活、學習氛圍,在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里,教師的學生管理工作不僅會顯得更加簡單,其管理效果也會更顯著。學校實行基于激勵手段的管理能夠有效推動學校持續長遠發展。教師可以借助聊天、溝通等方式,與學生保持密切的交流,在學生存在不恰當言語、思想時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有效推動教師更好地進行管理,并形成一種良好的德育境界,如熱愛學生、樂于奉獻的情操;刻苦工作、虛心好學的品質以及注重實際、心系學生的品格。
在教學中,尤其是針對住宿學生必須注重生活問題的解決。在學期開始時,學校便要提升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做好文明禮儀的常規性管理工作。學校可以積極組織教師開展每周一次的生活技能以及文明禮儀常規性培訓。培訓內容以生活常識、文明禮儀、安全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為主。培訓可以在課堂當中進行也可以采取課余時間以競賽活動的方式進行。生活教師應當做好對學生生活常識的培訓與教育,按照學生的具體年齡以及生活能力進行分別培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認知水平等進行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有效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綜上所述,學校的精細化管理不僅是一個境界,同時也是一種策略。在實際工作中,學校管理者需要從學校實際情況著手,將精細化管理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系統當中,在提高教師教育水平的基礎上,做好對每一位學生品質的管理與優化,推動學生健康發展,從而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水平。
[1]江 雷,楊梓楨,劉 勤.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的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思考[J].中國衛生經濟,2016(9):82-84.
[2]鄧 蓉,李 饒,王海艷,等.臨床護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精細化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7(12):1077-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