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碩
摘要:網絡文學作為新時期文學與技術的產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價值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也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精神風貌與價值訴求。理論指導實踐,習近平文藝思想作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工作的指導思想,具備正確的價值取向與民族特色,對網絡文學創作實踐具備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文藝思想;網絡文學;價值導向;傳統文化
一、網絡文學的時代價值
網絡文學本質上是文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展現,是互聯網時代技術與思想結合、創作主體與閱讀受眾全面互動的產物,因此網絡文學具有超越傳統文學的時代新價值。
首先是自由的創作與閱讀價值。網絡文學創作由傳統手寫轉變為在線創作,開拓了文學的容量和限度。閱讀形態也變得日益自由,讀者的閱讀渠道由以往單一的紙質書閱讀轉化為線上閱讀與線下閱讀的結合。
全新的品評與創作主客體的全面互動的新景象。網絡文學的語言新潮,故事情節曲折,想象豐富,普通讀者能夠從故事獲得理想實現的共鳴,具備平民化的審美訴求。文學的批判性在網絡時代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新的特性,即加強了批評的多樣性,即時性與交流的互動性。(1)
引領文化消費熱潮。網絡文學近年來蓬勃發展,在創造自身價值的同時也為作者帶來了豐厚的利益,引發全民閱讀的狂潮的同時也給文學帶來了不利影響。
二、習近平文藝思想的基本特質
習近平文藝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重要中國化理論成果。這一文藝思想之所以能夠指導新時期的網絡文學創作,是因其具備以下三個基本特質。
與時俱進的時代氣息。“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2)習近平文藝思想的與時俱進性,對網絡文學這一時代文學充滿了關懷與希望。
濃郁的人文關懷。習近平文藝思想指出人民需要文藝,人民是文藝創作的來源,人民的需求是文藝發展的動力,離開人民文藝便成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習近平文藝思想具備人民性光輝與人文價值關懷,是其區別于那些標榜“去意識形態”或“非意識形態”的意識形態文藝理論話語最顯著的理論特質。(3)
浸潤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體現中國特色。如何向世界講述中國,是當下文藝創作的重要目標。習近平文藝思想作為指導當下文藝工作的重要思想,浸潤著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昭示著中國特色。
三、習近平文藝思想為網絡文學創作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
習近平文藝思想指明了行動方向,具有正確的價值導向性。習近平指出作品要傳播價值觀念,體現中國精神,反映人們審美追求;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堅守藝術理想,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藝術訓練,努力做到‘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4)這大大明確了社會主義文藝的人民本質,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文藝的價值導向,為當前魚龍混雜的網絡文學創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價值導向。
四、習近平文藝思想指引網絡文學創作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營養
習近平文藝思想,源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美學精神,熔鑄于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繼承發展毛澤東文藝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植根于繁榮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偉大實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精神文明必須跟上來。網絡文學作為文化產業中的新興力量必然也肩負著社會主義文藝走向世界的使命,因為文化走出去離絕對不開優秀的作品,只有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高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更好地獨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習近平文藝思想的指導下,網絡文學創作應不斷從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求靈感。
五、結語
習近平文藝思想作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指導思想,具備正確的價值取向與時代精神,相信在這一文藝思想的指導下,網絡文學創作能夠不斷反映新時期人文精神,借鑒傳統文學文化理念,實現文學藝術審美價值的重構,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乃至中華文化走出國門的新生力量!
注釋:
解析現代網絡文學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J].中國論文網.2017(6).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光明日報》.2014(10)
覃元元.習近平文藝思想的基本特征和意義[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17(8).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光明日報》.2014(10).
參考文獻:
[1]解析現代網絡文學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J].中國論文網,2017(6).
[2]王依樂.淺議網絡文學的價值和發展[J].博覽群書,2016(10).
[3]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J].光明日報,2014(10).
[4]覃元元.習近平文藝思想的基本特征和意義[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17(8).
[5]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J].光明日報,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