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星
摘 要:工程力學課程是高等院校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加強教學改革,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效果。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靈活應用先進的教學軟件,注重互動教學,活躍課堂氣氛,通過網絡平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
關鍵詞:工程力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9-0009-01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教學的改革趨勢正向信息化方向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要注重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要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工程力學課程是高等院校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不僅學習的人數眾多,而且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工程力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等院校工程力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工程力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基礎學科,當前在教學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內容較多,課時較少,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往往只是簡單地演示多媒體課件,或在黑板上進行板書講解,授課內容缺乏生動性,導致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不能主動參與,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不高。二是理論教學存在與實踐教學脫節的情況,一些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導致學生對工程力學知識只是死記硬背,不能深入理解,學習效率不高。三是有的學生認為工程力學和自己所學專業關系不大,加上課程本身理論性強,公式繁多,因此學習主動性較差,學習興趣不高。
二、高等院校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內容
1.教師要提高信息化技術水平
在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有很多先進的技術是教師沒有接觸過的,有時學生接觸和應用的信息化技術比教師還要多。因此,教師要注重更新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要分析和理解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結合工程力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制定出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要掌握先進的電腦知識,通過互聯網來了解工程力學方面的最新動態,引入一些具體的熱門實例來增加課堂內容的新穎性、實用性和趣味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提高工程力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2.靈活應用先進的教學軟件
工程力學課程內容比較抽象,部分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困難。因此,在工程力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應用Ansys、Abaqus這類被廣泛用于工業機械、土木工程等領域的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軟件,以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CAE是指用計算機輔助求解分析復雜工程和產品的結構力學性能,以及優化結構性能等,CAE軟件可作靜態結構分析、動態分析,研究線性、非線性問題,分析結構(固體)、流體、電磁等。教師通過CAE軟件對工程力學課程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能使原本復雜的抽象的受力分析,變得形象而具體,省去了很多模擬思考的過程。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專業軟件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教學輔助工具,教師需要熟練掌握,靈活應用。
3.注重互動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在工程力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多媒體營造互動的氛圍,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要避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避免以考核、懲罰或警告為目的的提問,因為這樣不僅不能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還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隔閡。課堂互動應該是輕松愉快的,沒有壓力的,要通過互動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塑造學生的品德。要將互動的主導權交給學生,由教師找出工程力學中存在爭議的問題,由學生引導問題的討論和解答。
4.通過網絡平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工程力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所涉及的學生人數眾多。“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注重通過網絡平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建立以班級或者專業為范圍的QQ群、微信群,拉近與學生的情感距離,鼓勵學生在QQ群、微信群中提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教師就能知道提問題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促進教學雙邊活動的開展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結論
工程力學課程是高等院校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不僅學習的人數眾多,而且也有一定的難度。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要注重更新教學理念,加強教學改革,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效果。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靈活應用先進的教學軟件,注重互動教學,活躍課堂氣氛,通過網絡平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新柱.關于《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和探討[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2).
[2]楊永明.高校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3]郭春華.對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