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素蓉
摘 要:足球運動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遵守紀律、勇于競爭的優秀品質。體育教師在足球教學中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足球意識,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優化訓練方法。同時,學校要成立專門的校級管理部門,強化教育部門的管理職能,加強校園足球教學改革,促進校園足球運動發展。
關鍵詞:校園足球;體育教學;體育訓練;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9-0033-01
足球運動號稱“世界第一運動”,是全球性的體育運動項目,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足球運動具有特殊的價值,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遵守紀律、勇于競爭的優秀品質,能對學生身體和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當前我國的足球發展狀況還不盡如人意,體育教師應該加強校園足球教學理念與訓練方法的研究,提高學生的足球意識與技術水平。
一、校園足球的教學理念與訓練方法
1.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校園足球訓練中,體育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是校園足球訓練的組織者,學生是足球運動的主體,教師的教學工作要圍繞學生的訓練而展開。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又要培養學生的足球專業技能,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勤于鍛煉、頑強拼搏、團結合作的精神。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安排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足球運動興趣。學生對足球產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訓練。
2.培養學生的足球意識
如果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足球技術,但沒有良好的足球意識,那他就不是合格的運動員。因此,在足球訓練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足球意識進行培養。學生足球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體驗,需要體育教師進行正確的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足球訓練和比賽中多實踐,多思考,要多為學生提供比賽機會,豐富學生的實戰經驗,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
3.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對足球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共同成長的關系,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要與學生一起學習,共同訓練,并且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水平、愛好、個性等。這樣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足球興趣,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訓練。
4.優化訓練方法
在足球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教學內容,優化訓練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要多采用引導、啟發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結合比賽、射門等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與足球相關的游戲,提高學生的訓練積極性。
二、加強校園足球教學的管理與改革
1.成立專門的校級管理部門
校園足球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加強領導,以保證正常訓練和比賽。如果校園足球的領導小組級別較低,有些訓練和比賽任務就難以得到保障,甚至不能按時有效地進行訓練。校園足球的發展要靠學校主要領導的支持,因此,要成立專門的校級管理部門,這樣出現問題時就能得到及時解決,促進校園足球的發展。
2.強化教育部門的管理職能
要以教育部門為主加強校園足球管理,要在教育部門成立專門的校園足球辦公室全面負責校園足球的訓練、比賽、交流。學校要邀請教育部門相關人員參與校園足球訓練、比賽等活動,更好地管理具體事務,推進校園足球的發展。
3.加強校園足球教學改革
校園足球的發展,離不開足球教學的改革。要開設多層次的校園足球課程,進一步完善立體化的訓練體系,在訓練方法、訓練內容方面進行改革,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科學的訓練,同時不但要保障訓練時間,還要有梯隊保障。選用專業的足球教練是提高學生足球技術水平的關鍵,要通過加大體育教師招聘力度、加強足球師資培訓等方式,建立校園足球專業教師隊伍。同時,要大力加強校園足球場地設施建設,滿足校園足球的發展需求。另外,除了校內競賽之外,教師還應該多走出去與兄弟學校進行交流,帶領學生參與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等各種形式的比賽,開闊學生的足球視野,培養學生的比賽意識。只有多與其他人進行比賽,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與優勢,才能在訓練中更快地成長起來。
三、結束語
足球運動具有重要的健身和文化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當前我國的足球發展狀況還不盡如人意,體育教師應該加強校園足球教學理念與訓練方法的研究,提高學生的足球意識與技術水平。體育教師在足球教學過程中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足球意識,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優化訓練方法。同時,學校要成立專門的校級管理部門,強化教育部門的管理職能,加強校園足球教學改革,助推校園足球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婁方平,向禹.校園足球實踐發展審視:現象、成因與治理[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03).
[2]張誠,王興澤.動作學習視野下校園足球課程設置研究及案例教學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