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陳琴
摘 要:經典古詩文作為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而國學經典教育是培養學生高尚人格, 塑造良好行為習慣, 提高留守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我校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初級中學,歷年來留守學生的比例居高不下,留守學生作為學校一大特殊群體,一直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與重視,目前學校課題組成員努力探究,并結合我校近幾年來開展的創新國學經典教育課題研究活動,為我校“關愛留守學生”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創新 經典教育 留守學生 人文素養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1
一、背景
社會領域提出“關注弱勢群體”“關愛留守學生”,教育領域中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研究已成為科學研究中的一大熱點。搜索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國內已有比較成熟的關于國學經典教育與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的研究與探討。隨著國家層面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大力弘揚,使得國學經典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一是圍繞小學留守學生的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產生問題的原因等方面著手,基于如何解決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改變當前教育現狀的研究相對較少;二是從宏觀角度看,自上而下的國學經典教育推廣與學校有力結合,形成了合力;三是從微觀角度看,國學經典教育走進校園,走進課堂,正在促進學生養成教育,完善學生品格,有利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但是,對留守學生人文素養的關注顯然過少,解決留守學生教育問題是當前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誦讀國學經典、開展國學主題活動能否促進留守學生教育的助推器,因此學校課題組開展多元化的經典活動,讓孩子感受經典的同時浸潤經典,力行經典。以此來打造學?!笆赝摇蔽幕厣嵘羰貙W生人文素養進行實踐與探究。
二、實踐
1.創新家教合作與社會力量相結合
學校成立留守學生“守望之家”多年,為留守學生進行各項活動提供了專門場所,學校圖書館專門購進了一批國學方面的相關書籍,并定時開放閱覽室、文體活動室等為留守學生服務。同時,學校充分利用教學樓走廊、教室內墻壁、教室黑板報、學校的圍墻、公布欄等等地方對學生進行國學熏陶,使學生在一舉手、一抬足的瞬間,能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并在潛移默化中進行道德情操的提升。
留守學生的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的工程,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在學校的支持下專門召開了留守學生監護人會議,通報留守學生在校情況,并對留守學生監護人進行專門的培訓,教給他們行之有效的監管孩子的方式方法。部分留守學生不僅缺乏父母精神上的關愛,物質條件也相當匱乏,學校針對這一部分學生除了免除一切費用外,還大力尋求社會力量的幫助。 今年暑期,在課題組負責人的積極努力下,聯系北京萍聚京城社會公益組織,邀請到了北大北師大學子來我校進行支教活動。學校發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課題組全程參與服務,為我校留守學生舉行了為期七天的夏令營活動。
2.創新綜合實踐與國學經典專題教育結合
創新國學經典綜合實踐,進行特色教育的目的是傳承經典, 指導言行, 營造經典氛圍, 打好誦讀根基。我們驚喜地看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毓秀鐘靈已漸漸融入學?!笆赝摇钡姆椒矫婷妗W校組織完成留守學生國學經典教育的創新實踐研究,如:主題國學經典講座、周末經典閱讀會、中華傳統知識賽、立德樹人道德講座、論語一百讀書會、書香萍鄉全民閱讀公益讀書活動、快樂成長國學夏(冬)令營、萍鄉文化大講堂、參觀歷史文化館、博物館、紅色紀念館、雷鋒館等方面進行研究。如暑假萍鄉市“蒲公英快樂成長國學夏令營”順利結營;“關愛留守兒童,舉行賞花游學誦讀經典公益活動”、“走進萬龍山開展“親子共讀,牽手關愛”活動、“開卷有益,益彰全城——全民閱讀書香萍鄉大型公益活動”,帶領七年級優秀學生到秋收廣場開展紅色之旅,帶領留守兒童走進長沙植物園賞花學國學,與麥田計劃一起攜手開展關愛青春期女生公益活動,長平中學留守學生“誦讀經典、牽手關愛”——走進鳳凰山社區守望之家與小朋友一起過年等活動,參觀博物館、秋收廣場、安源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留下了國學師生的身影,學生在活動中收獲知道,也收獲了快樂。
3.創新第二課堂與國學經典普及教育相結合
學校組織教師對留守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課本教本素材選材研究 (在先秦文學、諸子百家、唐詩宋詞、四書五經中華優秀教本中精選《論語》《大學》《弟子規》《唐詩三百首》《中學生古詩文誦讀本》《最美的詩最美的詞》等結合語文課本課外古詩文。并對學生誦讀的讀本進行深入研究, 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 立足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立足于經典故事與當代事跡相結合, 立足于實際踐行與心靈感悟相結合, 立足于誦讀經典與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相結合, 針對留守學生的年齡特征, 通過獨特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安排, 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讓孩子們的學習和閱讀延伸到課外。
三、思考
促進孩子們提高國學素養,我們可以怎么做呢?當前存在諸多困境,如師資隊伍不齊,鄉村學校學習環境有限,外出條件和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困此,在課題研究中,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改進:
1.政府層面要設置專門的電視頻道、電波頻道、網絡和報紙等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和網絡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要定期舉辦各種大型創作競賽、背誦競賽等活動;班主任,科任教師都要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構建學習型社會。
2.把國學經典的學習列入學習的必修課,重培優,重表揚,進而帶動更多的家長充分認識到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學校要配置優質的音響視聽設備和書籍,讓孩子在語文課堂,在課間,在課余都可以聆聽國學經典,并融合音樂經典。
3.在語文課堂,讓孩子多讀多背國學經典;多策劃、組織和舉辦國學經典表演、誦讀競賽等活動;老師一同多聽多讀多看多背經典,教學相長;家庭中可以配置優質的音響視聽設備和書籍,讓孩子在課余都可以多聽多讀多看多背國學經典,并融合音樂經典,加強“家園互動”和“家家互動”。
四、結束語
弘揚與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是我們的宗旨, 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一代新人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將繼續努力創新國學經典教育, 引導留守孩子們立志修身、傳承美德,不但要與留守學生共同學習,誦讀,更要領會其中的內涵,將共轉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做一個仁、義、禮、智、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