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琪
摘 要: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師一項長期的任務。具體步驟是對學生從小加強說話訓練,養成說話清晰有序的習慣,引導學生明確數學術語,理解概念,用準確語言表述數學術語和數學概念。在對數學語言的理論基礎介紹之上,文章對小學數學語言在實際教學中存在問題進行闡述,以及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理論基礎;問題;反思;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5-11
作者簡介:黃 琪(1972—),女,湖南岳陽人,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生活化教學。
一、數學語言的理論基礎介紹
1. 數學語言的概念及種類
語言在數學教學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無論是閱讀、講解教材的內容還是做題、交流數學問題都涉及數學語言的應用。一般來說,數學語言包括抽象性數學語言和具體性數學語言,廣義上只要是與數學有關的活動都必須通過數學書面語言或者口頭語言來表達。因此,數學公式、定理、符號、圖形等都可以稱為數學語言。數學語言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主要包括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表語言。
2. 數學語言的特征
①數學語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數學語言,僅涉及事物的邏輯形式和數量關系,不涉及一些無關的東西,它的主要形式表現為高度符號化的語言。②數學語言具有嚴謹性的特點。日常語言具有隨意性的特點,而數學語言卻是十分嚴謹的。主要表現為:數學語言并不是日常語言的簡單相加,而是經過科學處理和加工轉化而來的。③數學語言具有簡潔性的特點。數學語言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簡潔性。主要表現在數學概念的簡潔性和數學符號與公式的簡潔性。④數學語言具有應用廣泛性的特點。日常語言往往具有民族性和空間性的特點,而數學語言廣泛應用于世界上每個國家和民族,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人們數學語言的交流不存在障礙,因為無論是數學符號還是數學公式都是通用的。
二、小學數學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反思
1. 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不注重對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
不可否認的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用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大部分的時間都被教師用來搞“題海戰術”,根本不注重對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特別是缺乏對學生數學口頭能力培養的重視。
2. 過分注重教師在教學上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參與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數學課堂也普遍采取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坐位上聽的教育方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只是通過“是不是”“對不對”“會不會”來完成的,這不僅容易使學生喪失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還不利于作為數學交流載體的語言能力的培養。
3. 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數學語言實際教學效果差
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是影響數學語言能力教學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不注重日常語言與數學語言的區別,在教學中往往用日常語言來替代數學語言;第二,教師不注重數學語言的嚴謹性和規范性。
三、提高小學數學語言能力的途徑
小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對他們數學能力的培養雖然十分重要但是也要意識到難度很大。結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
1. 教師在觀念上要意識到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思想先于行動,結果成功與否與觀念的正確與否息息相關。因此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師要擺脫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對數學概念、術語、符號等的講解,一點一滴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
2. 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提高數學教學成效的重要策略之一。”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學生對課堂的參與能夠有效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數學語言作為二者交流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培養。
3. 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
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注意區分日常語言和數學語言,并實現二者的有效轉化;第二,因為小學時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應當注重數學語言表達的嚴謹性和規范性,為學生數學語言的學習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總之 ,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要從小學低段開始重視和培養,我們要不斷改進和豐富數學語言表達的訓練內容以及形式,充分利用各界資源,使得學生能夠用數學語言去分析社會生活,體會數學語言的正確、嚴謹、簡潔和邏輯性,感受數學的價值和獨特魅力,增強學習興趣以及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最終實現不同的學生在數學語言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黎 明.如何加強數學語言的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2):74-75.
[2]徐清湘.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J].新課程學習(上旬刊),2011(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