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巍
摘 要:體育課程開展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強身健體,增強學生的體質。但是如果老師在開展體育課程的過程中沒有重視相應的安全教育,那么就會產生運動創傷等現象,這不僅會對學生的生活和健康產生影響,甚至會產生終身的殘疾。因此體育教學中應當重視安全教育,應當正對運動創傷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解,并且針對性的做好預防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學 運動創傷 預防策略
一、運動創傷的原因
學校體育開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具備更加良好的體魄,通過相應運動的練習來實現強身健體的目標。學生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可以掌握相關的體育運動技術和技能,這對于其日后參加各項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礎動力。但是如果在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沒有重視對其安全教育,那么也會產生一定的運動創傷,這會對體育教學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運動創傷首先就是因為教師在開展教學中沒有重視安全性教育,對于運動創造的認識不足,因此也會使得運動創傷在體育課程中較為常見,一些老師認為運動過程中一些小傷小病無傷大雅,因此也就沒有針對學生的安全意識與提升,會使用一些高強度的或者是盲目的體育訓練,這會使得學生在大量的訓練中產生不良的狀況。
其次就是在體育運動中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工作,那么學生很多肌肉都處于較為安靜的狀態,而如果突然進入緊張的活動狀態,那么學生就會產生一定的運動創傷,因為活動的準備主要是為了提升中樞神經的興奮性,也能夠通過預備活動來加強學生的心血管系統的活動。如果教師缺乏準備活動的概念,那么也會使得學生的肌肉較為僵硬,在運動的過程中,身體協調性差,會產生一定的創傷。
最后就是教師在帶領學生做準備運動的過程中,因為對于動作技術的掌握不夠規范,并且課前準備也不夠充分,教師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了解不全面,因此在教學安排上會出現層次不清的狀況。并且很多體育教師在上課時會采用放羊式的教學通過一定的活動開展,就讓學生自由活動,這樣也會使得很多學生無法掌握更加全面的課前準備工作,會對其在活動中產生一定的創傷影響。
二、有效預防運動創傷
對于預防體育運動中的運動創傷,首先就是要增強教師在教育中的預防意識,通過對于學生進行理論和技術上的傳播,保證學生在開展相應的體育活動中能夠具備一定的預防心理。教師要能夠把預防運動創傷的措施貫穿于整個課堂中,讓每個學生在思想上都能夠明確安全的重要性,當然教師也應該結合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運動水平,以此來更好的預防運動創傷,在實際教學中要能夠重視運動創傷的預防,幫助學生做好理論以及課前準備工作,以此才能更好的開展各項體育活動。
其次,教師要能夠帶領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克服學生在各種機能上的生理惰性,通過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來提升大腦皮層的興奮性,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在準備過程中達到最佳的運動狀態,通過不斷調節學生各個器官的系統相互協調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做好身體機能上的準備。學生需要集中注意力,保持思想的活躍性,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對學生在體育課前準備的認知進行深入教育。結合學生的情感以及意志各個方面的特點,更好的鼓舞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以及情緒,保證學生能夠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參與到基本的練習中,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課前準備效果,防止意外傷害產生。在進行課前準備工作中,教師要能夠更加規范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要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三、運動創傷緊急處理
當然在體育課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運動創傷等現象,因此教師要能夠做好及時的處理,首先,如果在體育課上發現運動創傷現象,教師要能夠保持冷靜,要及時妥善的進行處理,因為對于任何創傷而言,現場正確的處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不應該慌張隨意處理,而是應該根據創傷的現象予以針對性的策略。在發現創傷事故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學生的傷情,根據傷口的判斷,或者是傷口的特點來進行處理。比如對于一般性的表皮擦傷,只需要通過生理鹽水清洗之后進行紅汞抹擦即可。而對一些嚴重的創傷,需要讓學生平臥靜躺,先在心理上與其安慰,并且保證其呼吸道通暢維持基本的呼吸機能,比如骨折的話需要教師通過適當的方法對其進行及時固定,如果有出血的話,要及時止血,如果出現休克的狀況,可以對學生的人中,足三里,涌泉等部位進行刺激,經過簡單的處理必須盡快的將受傷的學生送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
在現場救急處理中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合適的技巧,還應該在心理上予以學生支持,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在體育課程的開展中,教師首先是要做好運動創傷的防范工作。通過心理和生理上的準備來保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處于活躍的狀態。而針對運動創傷產生的現象,教師也應該予以合適的處理,通過簡單的應急處理,并且等待救援。需要做好學生在創傷之后的恢復與預防工作,比如對一些輕微的創傷自己休息幾天便能夠養好,但是如果是關節韌帶急性創傷,還需要教師做好后續的跟蹤處理工作。教師要明確,不能因為運動中會出現創傷,就因噎廢食,停止鍛煉,而是應該加強對于學生的創傷預防工作。在體育課程中重視安全教育,加強學生全面的身體機能訓練,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肌體適應能力,進而在體育課程中更好的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1] 對提高體育課準備活動有效性的思考[J]. 于斌. 運動. 2014(24)
[2] 居然可以這么跑!——談高質量的準備活動可從“慢跑”開始[J]. 任志林. 田徑. 2014(03)
[3] 提高初中體育實踐課準備活動有效性的探索[J]. 呂鵬.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 2013(02)
[4] 淺談準備活動在體育課中的重要性[J]. 許夕群. 田徑. 2013(12)
[5] 淺談中學體育課的準備活動[J]. 王文華. 出國與就業(就業版).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