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珠
摘 要:伴隨著我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新課改的不斷實施,猶如久逢甘露的大地,給廣大中小學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當前,在教師的積極努力下,教學效率有了更大的提升,尤其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方面有著較大的改變,與此同時,雖然一系列的改革帶來了眾多好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發展創新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阻礙著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是當前小學教師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以下是我圍繞此展開的論述。
關鍵詞:當前 小學數學 五年級教學 不足 完善對策
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其基礎性較強,對于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以及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針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改正,通過高效率、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幫助小學生的長久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五年級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課堂情境設立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情境生活化之后數學味反而降低。在教學活動上,教師常常把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教學,但是往往生活味很濃,數學味淡泊。在這樣失敗的情境中,不僅不能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數學知識感悟,還會降低課堂效率和質量。2.課堂情境有活動但是缺乏體驗感。在少數教師的課堂上,課堂情景的創立缺乏詳細的計劃,學生在課堂上一會討論這個問題,一會又討論那個問題,從表面看完全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實際上這種活動缺乏目的性,沒有感悟和反思,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除了感到高興外,對于學習成績的提升沒有多少實際幫助,,學生無法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
(二)開放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開放過度,教師不能及時、有效的介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教師逐漸適應了開放式的教學,但是部分教師不能夠很好的掌握開放教學的程度,致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及質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在一節數學公開課上,教師一上課就給學生布置了問題,之后便是站在講臺上監督紀律,讓學生自由學習討論來嘗試解決教師沒有深入到學生中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都是讓學生自己結組討論,而不作任何講解,課后評論也多數由學生之間互評的方式,直到練習鞏固時才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新知識。
(三)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新課程改革實施以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的學習方式幾乎出現在了每節課堂上。常常教師一宣布討論,整個教室的學習氛圍就立刻活躍起來。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樣幾種現象:第一,學習小組內的學生常常搶著各說各的理解,每個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導致誰也不在傾聽;第二,有些學習小組內,發表意見的常常都是一些學習好的學生,他們常常會為某個問題產生爭執,而其余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則一言不發,有的甚至做起其它的事情。
二、解決新課改問題的思考
(一)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要想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要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選擇好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其次,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對學習情況良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和下一步的目標,對學習情況不好的學生幫助其找出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最后教師要維護好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想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保護好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意識。
(二)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教師創設學習情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首先,教師創設的情境一定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開展,抓住學生在生活中喜歡的場景進行課堂教學,在簡單的情境中突顯數學知識,做到具有針對性的數學教學,以此來保證教學的實效性。其次,把數學知識包含在課堂情境中的目的是希望在相關的情境中喚起學生相關的經驗,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能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準確的找到生活情境和數學知識的交點,使課堂情境創設和數學知識緊密貼合,真正發揮情境創設的優勢。最后,教師在創設情景時,除了要緊密貼合生活外,還要從學生看得見,摸得到的情景入手,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最大程度的觸摸數學知識的本質,以此提升情景的時效性。
(三)創新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強調盲目接受知識、死記硬背、機械式訓練等接受形式的學習,學生在學習時缺乏主動參與性,并且不能積極的對問題進行探究,這種教學方式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課堂上有效的教學方式要使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只用一種教學方法去教數學是不可取的。(四)組織有效、高效的小組學習。
首先,小組交流要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們如果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又不能有效的和其他同學交流。所以,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其次,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除了要制定合理、明確的目標以外,還要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協調組織好組內、組與組之間的交流。最后,教師要勤于指導。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合作習慣和合作技能的訓練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質疑能力以及交流匯報能力等等。對于這些良好習慣的培養,教師要當成是一項長期任務去做,長期堅持不動搖。另外,針對學生討論后不能解決的問題以及錯誤的結論,教師要及時講解,糾正學生的錯誤觀念。
三、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要對小學數學五年級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深刻的認識,針對不足之處要進行積極的改正,以此來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銀霞. 淺析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 《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年1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1.
[2] 張水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評《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7(09):140.
[3] 周富強.抓住課堂不足 力爭創新教學——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村教育,2006(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