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員工是企業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企業實現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企業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目前不少企業在員工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員工激勵機制上,若不加以妥善處理,會對企業發展造成阻礙。本文首先介紹了激勵理論與在企業管理中采取激勵機制的必要性,針對目前企業員工激勵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解決對策,以期能夠為企業員工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人力資源;激勵;人本管理;企業文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在得到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也越來越大,再加上企業內部人才流失,員工工作干勁不大,各種人才短缺等問題,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對企業管理的激勵機制進行分析與完善,使其發揮真正作用,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一、激勵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在企業管理中,激勵機制是指通過各種途徑與方法了解員工的需求,從滿足員工需求出發,引導員工干事創業,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和提高員工工作績效的有效手段,讓員工朝著公司的既定目標而不斷奮斗前行,完成任務。但是員工的需求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生活條件和心理狀況的變化,員工的需求也在變化,而且每個員工的需求都不同意,滿足每個員工的需求難度也很大,操作性也不強,所以員工激勵要結合企業實際并涵蓋全體員工,制定不同的激勵機制與方法,才能使員工的行動同企業的發展希望相同步。由此可見,激勵就是通過滿足員工需求而達到引導、改進、強化員工工作的動力與積極性,激勵機制的產生是為了讓員工擁有更好的工作態度和條件,歸根到底是服務企業發展,且是貫穿于企業全部管理制度的實施過程之中[1]。
二、企業管理中運用激勵機制的積極意義
(一)提升員工積極性
激勵機制的運用能夠充分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工作更加賣力,從而提高工作績效。企業內部管理是否有效,能夠在有限的資源里發揮出更多的作用與價值,一方面不僅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技術相關。另一方面也和激勵機制的制定和施行密不可分。建設好激勵機制不僅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工作更加積極主動,還能培養員工艱苦奮斗的精神,鍛煉員工創新、奉獻,讓員工發揮自己的才能與智慧、潛力,讓員工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二)提升企業凝聚力
激勵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凝聚力,讓企業員工緊緊抱成一團,共進退共患難。“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說明團結的作用是巨大的,企業員工如果各做各的,在平常工作中沒有交流和合作,企業內部容易形成裂縫,員工也像是一盤散沙,沒有形成合力。采取有效激勵行為,能夠讓員工個人目標向企業目標靠攏,在群體都有同一個目標的前期下,大家的努力方向相一致,容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全體員工擰成一股繩,工作效率也更高,處理難題的方法也更多。
(三)創造良性競爭環境
激勵機制倡導的是競爭意識,良性競爭環境的形成,可以為員工提供一個適度的壓力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容易增強員工努力工作的動力,激發員工的進取心,進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同時,這種競爭環境也有利于員工形成自覺、努力工作的意識和行為,促進員工追求優異工作成績等價值觀的形成,創造良性競爭環境是員工不斷提高自我要求,鍛煉自我能力的需求,也是促進企業新鮮血液的流通,增加企業活力的重要內容。
(四)服務人才好政策
人才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都需要人才作為支撐,各企業之間的人才之爭也十分激烈。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是企業研究的重要課題。而激勵制度是企業對人才政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員工激勵機制,可以講企業的職業發展前景、崗位薪酬待遇、工作生活氛圍等,更好的展示在優人才面前,提升企業對他們的吸引力,減少人才的流動,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同時,激勵對于促進員工加強學習、鉆研技術,對人才的培養培育也有著重要作用。另外,抓好員工激勵機制的建設,就可以使企業內的優秀人才感受到來自企業的關心和重視,讓自己在企業有感情和歸屬感,客觀上和主觀上都愿意留在企業,從而有效防止優秀員工流失的現象發生[2]。
三、企業員工激勵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企業員工激勵制度不健全
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激勵機制不健全的問題,這不僅不能提高員工工作的熱情,反而容易降低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員工激勵機制不健全主要有激勵制度在制定時,沒有充分了解員工的需求,從員工訴求出發,導致所制定的制度不落地,另一方面是制度不全面,缺少了對員工晉升、福利、獎金、績效考核等方面的明確規定,在具體實行時模棱兩可,讓制度成為沒有執行力的一張紙,導致員工在工作中找不到歸屬感,容易產生心理落差,制約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阻礙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二)企業缺少激勵管理的重視
很多企業對生產管理,市場開拓,產品創新等方面多格外重視,但忽視了對人力資源的管理,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忽視了對員工的關心,使員工的自身價值難以實現,會讓企業員工大量流失。同時,企業受到實際經營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對員工的“五險一金”,加班補貼等方面沒有實行系統化管理,有的單位甚至違規不發放“醫療保險”等基本的福利。尤其是在有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操作工的工資本來較低,企業又不注重相關福利,難以滿足員工的各方面需求,時間一長,員工就容易產生消極情緒,企業會形成惡性循環。尤其是當員工的結果就是對員工的物質和精神激勵與其為公司所做的貢獻不成比例,有時候會導致員工對績效考核制度產生懷疑和不信任,企業凝聚力因此減弱,員工沒有企業歸屬感,人員流動現象會比較頻繁。。
(三)缺乏特色企業文化
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不斷營造更好地工作氛圍,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文化,助力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然而不少企業都忽視了企業文化建設,沒有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企業經營,企業精神,企業形象的重要性。沒有企業文化的引導,難以在員工中形成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員工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辦事,與其他員工也難以形成有效的溝通,在工作中容易引發各種沖突和矛盾,導致工作不協調[3]。
四、改善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的對策
(一)激勵機制要貼合實際
只有制定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在具體實行過程中才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才能科學地對員工進行管理。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激勵管理機制,首先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相應的激勵機制不能過于浮夸和擴大,如此在施行時困難重重,中小型企業的激勵機制必然不如國有大型企業,不同崗位不同人才的激勵機制也有所不同,其次要從員工需求出發,有的員工渴望物質激勵,有的員工希望升職,所以要對癥下藥,在一定程度內滿足員工需求。另外,企業在制定員工激勵機制時也要學會利用期望理論,讓員工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進而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科學地激勵機制還要將員工利益與企業經營狀況相掛鉤,企業效益越好,員工的福利越好,如此能讓員工全身心投入到增加企業效益的工作中去,共同朝著同一目標奮進,讓企業快速發展。
(二)激勵機制要多樣化
激勵機制要豐富化、多樣化,才能從不同角度滿足員工多樣需求,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一是薪酬激勵,薪酬是員工在工作時最基本的條件,對員工實行合理的按勞分配制度,讓員工勞有所獲,并且工資隨著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能夠達到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效果,同時在講求公平性的同時也要講求差異性,對不同層次的員工要制定不同的薪酬待遇,管理類、技術類是企業的核心,其基本工資也理應高于其他崗位。其次是職業生涯規劃激勵,在企業里引進市場競爭機制,實行末位淘汰制,讓員工具備憂患意識和上進心,并將員工根據自身特長、專業、愛好安排到適合的崗位,讓員工揚長避短。還有就是股權激勵,給員工分配股權讓員工與企業的收益情況一致,讓員工與企業共進退,更努力地為企業工作。最后,企業還可以采取評估機制,建立多樣化績效評估方法,通過評估了解員工生活工作情況,了解部門之間的聯系與合作情況,并給予員工和部門一定幫助,從而提高對員工管理的質量[4]。
(三)激勵機制要以人為本
激勵機制的設置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地進行人員管理,企業對員工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真正為員工服務,才能滿足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需要。企業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首先要企業領導層認識到人力資源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認識到人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點,領導層對員工的重視才能制定各種機制政策的施行。其次,要真正了解員工所需,企業領導層和管理層要經常走進企業基層,與員工多交流多溝通,了解他們對人員管理制度的意見和想法,傾聽員工建議,并且關心員工生活家庭,建立困難員工救濟制度,對能夠幫助解決的矛盾要盡量幫助解決,讓員工擁有歸屬感,建立溫馨團結的工作環境。最后還要建立擁有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并將以人為本滲透到企業文化管理中,以別致的企業文化吸引人多人才入駐企業,留住人才,讓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成為公司搶占人才的有效武器,幫助公司增加補充新鮮血造就一支充滿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員工隊伍。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要想得到發展并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對員工實行有效的激勵,目前不少企業存在員工激勵制度不健全,缺少激勵管理的重視,缺乏特色企業文化等問題,可以從貼合實際、多樣化、以人為本等方面出發,完善企業員工激勵機制,讓激勵機制更加科學合理,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強大動力。
【參考文獻】
[1] 丁瓊華.企業管理中的員工激勵問題探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7(09):34-35.
[2] 宋柏梅.淺談企業員工激勵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1):169-170.
[3] 鞏凇.企業員工激勵機制問題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5):65-66.
[4] 關常英.企業員工激勵問題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3(1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