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美紅
【摘 要】 語文素養中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的培養,是對語文教師的考驗,更是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落實。
【關鍵詞】 語文素養;語言文字;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語感、語文學習方法、語文學習習慣。在這樣的認知下,我嘗試了低年級語言文字運用的教學之路。
一、愿讀、愛讀中華經典
“庭對院,井對池,落絮對游絲”,還沒有走到教室門口,遠遠的,遠遠的,就聽到了孩子們在拍著手、跺著腳、敲著桌、打著腿,響亮地、有節奏地讀著《日有所誦》、《國學》——這是我們班每天語文課前必做的課堂作業——課前誦讀經典。語文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聽說讀寫;最要進行的教育就是情思。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是培養其閱讀興趣的最佳時期;三、四年級是奠定寫作基礎的關鍵時期;整個小學階段是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可塑時期。錯過了這些機會,學生進入了小學高學段或中學,老師即使付出再多的教育努力,往往也是“事半功倍”。學生最重要的閱讀就是讀經典,讀那些讀了一輩子也忘不了的著作文章, 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閱讀境界。
二、想說,樂說我的話
九月,是陽光燦爛的,是繁花盛開的,更是童真甜美的,因為又一批孩子走入了小學語文的學習之門。于是,我對這群小精靈說:上學了,我們開始學習語文課,語就是說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就說,要是想把這些話告訴老師可怎么辦?孩子說:就讓我們的家長寫下來給老師看。大家都說好,這樣一來,每周孩子說家長寫的親子作業就誕生了!整個一年級,累積了3本到4本孩子說的生活片段、童話故事、學校活動、童真夢想等等。我們都知道,這些不只是一個小小的本子,更是孩子與家長心與心的溝通。
班里的課上,是孩子互相交流、共同張揚的樂園。我的課堂上,沒有動聽的音樂,可我覺得爭先恐后的稚嫩之聲就是語文課堂里最精彩的旋律。此時,我們正在進行的是《鐵杵磨成針》,故事后,我問,你明白了什么?小章說話了:“我明白了要從現在刻苦學習。”小張有話說:“只要努力,有信心去做,就會成功。”小梁搶著說:“做事情一直要努力,不能偷懶,最后就會成功。”小禹像老師一樣語重心長地說:“學一件事,不能半途而廢,長大后就會成就一番事業。”聽了他們的發言,孩子們一致推薦他們成為本周的名人名言榜。
三、敢說,盡情說我的話
生活在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必要、必須、必定。小組合作,分享交流是促進語感與學習語文方法的好手段。小組內,成員間,互相的提醒、互相的爭議、互相的質疑、互相的討論、互相的商榷就是語文學習的方法,就是語感的培養。就是在本學期學習的《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孩子們想在小組內說出文中有趣的地方(這是本篇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于是就有了這些小組合作的展示:小灝小組:在全組成員聲情并茂地朗讀找到的段落句子:“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貓在鋼琴上跳來跳去,丁丁冬冬響成一片。小貓鉆進抽屜里、櫥柜里。有人從門外進來,門后突然撲出一只小貓,嚇人一大跳。”發言人代表發言了:“小貓在鋼琴上跳來跳去是因為小貓很喜歡這臺鋼琴,覺得鋼琴很好玩,小貓鉆進抽屜里、櫥柜里可以看出小貓覺得里面有很多東西,躺在里面很舒服。下面請看我們的表演。”表演如下:有一個同學當做客人,其余的都當做小貓躲在門后,客人一進來,“小貓”們就喵喵地叫著撲出來,這時,全班同學哄堂大笑,緊接著小組內的成員就大聲說:“瞧,你們大家都笑了,是不是很有趣?”大家報給他們的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不只是小組內的說,小組內的展示,在我的課堂里黑板上的板書,不單單是課文的內容的要點,更多的是孩子所說的話、所表達的內容。
在我的語文課堂上,孩子的發言,更多的都是他們說我來寫。春游了,回到學校讓孩子休息后,請孩子在小組內說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聽,小鈺開心地告訴大家:“今天,我們全班去春游。我們到了松鼠谷。在那里我看到了許多松鼠,它們跑來跑去,非常活潑可愛。突然有一只小松鼠停下來,捧著食物在咬,一會兒就把食物吃完了,松鼠們真可愛。”我邊聽邊寫:松鼠谷,活潑可愛。
欣桐慢慢地訴說:“我坐在小火車第一節,火車開了,我往外看,哇!到處一片花海,真美啊!導游姐姐帶我們去玩機動游戲,我玩了那個滑滑梯,滑滑梯很長很刺激,我和吳昕怡、蔡安然一起玩滑滑梯,我們摔了個屁股。導游姐姐帶我們去了松鼠谷,里面的樹林里住著許多毛茸茸的小松鼠,還有幾只鸚鵡在鐵桿上走,有人說:那邊有小豬。我過去看看,好可愛的小萌豬,我走過去的時候,小豬圍在一堆,我伸手過去摸一下小豬背。我今天真開心啊!”我默默地寫:花海,滑滑梯,小萌豬……
語文書里用生動的傳神的語言所呈現的畫面、所帶來的意境、所表述的場景、所描寫的音韻更需要這些能讓孩子明白聽的尊重、能讓孩子肆意說的張揚、能讓孩子從小握住心靈的根、能讓孩子學會表達對生活的樂觀,這些不正是語文素養所包含的蘊意所在嗎?
如今,讓語文素養在語言文字表達上能逐步體現,逐層展現,潤物細無聲,讓低年級的孩子能說、能用。這樣,傳承的中華文化就不會脫節了。
不管怎么說,這樣的堅持,以語文教學為基礎,以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努力完成教師的事業:“有心,才有夢;有夢,才有追逐;有追逐,才有路途;有路途,才算生命;讓一切從心靈開始!”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 葉圣陶文集[M].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2] 方華瑞. 如何教出精彩的語文課[M]. 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