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愛軍 許莉萍
【內容摘要】化學實驗教學應由老師組織和引導,在新課程理念下,轉變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用好實驗配置,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和機會讓他們去探究、設計自己喜歡的化學實驗,盡量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實現培養學生實驗能力,提高科學素養。
【關鍵詞】化學實驗 實驗能力 能力培養 影響因素
我校(永豐二中)是我縣城鄉接合部的一所普通高中,生源主要是農村學生。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往往受到場所、設備、資金等條件的限制,不能正常的開展;同時還受到部分教師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使得實驗教學仍是農村化學教育中的薄弱環節。進入高中后,由于高考是紙上考實驗,不少老師是講實驗,看實驗,學生是連實驗儀器都沒看過。化學實驗教學作為中學化學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發揮著獨特的認知功能,也是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源泉之一。因此,我們必須立足于化學實驗這個基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科學素養。那么影響學生實驗能力培養的因素有哪些?
一、教師對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影響
學生的實驗能力需要在實驗過程中逐步培養和提高,其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至關重要。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要有計劃性和針對性。學生實驗能力包括設計實驗計劃、觀察操作、數據處理、分析與總結能力。它的形成和發展是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不是每個實驗都能把各種能力同時培養起來。
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將每個實驗認真分析后,確定每個實驗要著重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教材是我們教師教學的核心,我們教師一定要認真研究和閱讀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把握住課本中實驗的靈魂。教材中的每一個演示實驗或者分組實驗的存在都有一定的意義。因此,教師在上課時一定要做好每一個實驗,充分發揮實驗的功能。比如,在人教版《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一節中共涉及5個實驗和兩個科學探究,其中兩個科學探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以及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都是重要的考點,在高考中多次出現,掌握了這一點,我們在教學中就要重視這兩個科學探究,而且需要進行適當的演示實驗或分組實驗,把教材中的實驗進行適當的改編和處理都是必要的。比如我們在作比較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室可以由實驗裝置Ⅰ改為套管實驗裝置Ⅱ,使對比結果更加明顯和直觀。
教師是影響學生掌握正確規范的實驗技能的首要因素。教師對待實驗教學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學生對待實驗的態度。有些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只要抓好理論,實驗做不做不重要;只要知道怎么做,練習多少不重要;只要現象明顯,操作規范與否不重要;這樣的態度勢必導致學生做實驗敷衍了事,不重視實驗操作的規范性,談不上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更談不上對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的培養。
二、學生態度對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影響
“態度決定一切”。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夸大,但也說明了良好態度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化學實驗產生了興趣,他就會主動地設計、操作、探索、研究,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實驗技能和研究創新能力。
通過從本校高一學生中抽取2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120人,女生80人,了解高一學生在近一年的化學學習過程中,與各類實驗接觸時產生的愉快和厭煩的體驗來測量學生對各類實驗的態度.然后根據問卷調查和相關文獻分析,以及學生在有關化學實驗活動中的行為表現,將學生對待化學實驗的態度劃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自覺型實驗態度。具有這種態度的學生,實驗目的明確,具有較強的實驗探究興趣,能主動發現和提出實驗問題,并對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大膽進行假設與嘗試,樂于與同學和老師交流,這類學生占的比例比較少且以男生為多 。二是興趣型實驗態度。具有這種態度的學生,往往憑借感知興趣或操作興趣進行實驗。這些同學不能主動參與實驗活動并積極思考問題,做事馬馬虎虎,敷衍了事。這類學生占的比例比較大。三是被動型實驗態度。具有這種態度的學生,對化學實驗以致化學學科往往不感興趣,在化學實驗活動中處在旁觀者的角度,應付、對付,態度消極。這類學生占的比例比較少且以女生為多。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學生越來越喜歡進入實驗室,但同時學生對實驗的喜歡還不夠深入,在很大程度上還僅僅浮于表面,大多屬于興趣型實驗態度:動手多思考少,活潑多嚴謹少,沖勁足規范少,缺少一絲不茍的認真精神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由此可見,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認識還是很有限。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和機會讓他們去探究,盡量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實驗技能和智能。
三、實驗配置對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影響
學習教學資源的配備上,不少學校,缺乏完善的化學實驗室,以及必需的儀器設備、藥品及實驗防護用具,易耗藥品得不到及時補充, 導致很多教學老師雖有心開展實驗教學,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種教學資源配置失衡問題是一個非常普遍性的現象。一些學校的化學實驗室幾乎很少使用,學校對于教學老師在使用實驗室方面做出了嚴格的限制,并且有的學校還沒有專門的實驗室教學老師,一些化學實驗教學完全由任課老師兼任。化學實驗配置不完善,學生實驗活動何以開展,何談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主動的、獨立的、體驗性的,而化學實驗教學正是開設了這樣一個實踐活動的情境:老師引導,應用好實驗配置,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通過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提高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從而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吳俊明.議當前實驗教學的改革和創新.[B].化學教學,2004(4):1.
[2]譚增森.化學實驗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化學教育,2002,3(3):36-38.
[3]姚蕾,吳星,何永紅,等.關于高一學生化學探究能力的調查及思考[J].化學教育,2016.7.
(作者單位:永豐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