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華
【摘 要】 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滲透與穿插情感教育是推進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必要工作,美術課程除了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事物,讓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以及創作的作品當中,充滿情感色彩。一直以來,美術以其直觀的表達方式承擔著人們情感的宣泄,在教育中美育也成了整個藝術教育的核心。
【關鍵詞】 初中美術;滲透情感;方法;培養
今后的美術教學需要進行一定的情感教育培養教師高尚素養,促進學生正確審美觀的形成。所以,我們要站在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讓我們的教育滲透著情感,讓我們的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內容與意義
初中美術的情感教育是初中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利用美術課堂,循序漸進地將美感藝術、思想品格等內容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將思想、政治、美感、勞動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穿插滲透于課堂之中,并通過充分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良好積極的社會體驗,能夠得到思想和藝術水平全面的提升。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培養學生的思想品格,在美術教材中挖掘情感,推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教師在進行教材的選擇時,一定要選擇一些符合實際、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教材,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教材的閱讀中感受生活,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初中生正處于成長和發育的重要時期,美術教材的內容蘊藏著豐富的情感教育資源,加強對初中學生的健康思想引導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在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將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創建一個擁有濃厚情感氛圍的美術課堂有利于使學生對創作者的創作背景、創作心情進行學習和了解,教師在進行教材的講解時,要能夠挖掘出教材中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互聯系,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提升師生的和諧關系,奠定情感的基礎,促進學生正確審美觀的形成
在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美術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性格特點、成長發展規律相結合,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認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自身的形象與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一般比較重視對學生“通識教育”的指導,而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互動,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比較陌生。教師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不斷地對學生進行熏陶、進行影響,最終能使學生樹立嚴謹的學習態度。在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創建一個歡快、輕松的美術課堂教學氛圍,改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緊張氛圍,營造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由發揮、大膽創作。情感教育更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過程,在很多時候只有將情感教育工作融于課程教學中,給學生以美的感染,才能使學生樹立嚴謹務實的求學態度,培養他們無私奉獻的優秀品德,提高學生修養。
(三)創建生活情境,用豐富的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感受身邊的藝術
在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實踐是最好的教師,讓美術走入生活,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及對社會事物的感知,促進學生感悟生活,從而提高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
積極的生活態度來源于對生活中美的發現,能促進學生學習、感悟周圍一切積極的因素,形成良好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以此來塑造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生活中的美術,使學生感受到身邊的藝術,也使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一定的情感認識,加深學生對美術的直觀理解,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感受美術的多姿多彩。教師必須要結合教材的內容,促進學生情感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美術素質。利用生活內容,激發學生的情感理解,展現富含情感的靈性美術作品,發揮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融入其中并且親身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這樣學生才能最有效果地吸收,使學生在潛意識中接受情感的感染和教育,這樣既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全面能力的培養,又可以提高初中美術的教學效率。
教師必須注重不同年級學生間的不同心理需求,以潛移默化式教學將情感教育與教學內容融入美術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素質,使教育工作者將教學中蘊含的價值充分挖掘提煉出來。通過情感教育對美術課程的滲透作用來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的方法,同時也讓學生的情感世界更加的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 曹麗寧. 如何將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進行滲透[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26):26.
[2] 李丹丹. 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式與意義解析[J]. 美術教育研究,2017,8(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