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社會各界對英語口語能力強的專業人才需求量也在急劇上升。在這種需求下,我國英語口語教學也應該受到社會和教育界的關注。然而,目前英語教育城鄉差距很大,城里的學生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英語教育條件明顯高于農村,城里出現各式各樣的英語培訓機構,在農村,除了傳統的授課完成教學任務和升學率,更不用說去使用英語交流。據統計,農村初中學生與城里中學學生在中考中英語閱讀和書面表達方面的能力相差不是太大,但是口語和聽力在城里和農村學校受教育的學生存在明顯差距,其中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農村初中學生在口語表達上仍然出現“啞巴英語”、基本開不了口等現象,《新課標》對初中生英語口語要求是“語音語調自然、語氣使用恰當;在日常交流中表達自己觀點,參與討論;能與他人溝通信息、合作進行會話。”但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目前初中英語教育的重點是注重提升學生書面表達和閱讀理解能力,輕聽力教學,忽視口語教學,農村初中更是如此,口語教學缺失現象嚴重。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研究與對策勢在必行。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對策
【作者簡介】李嬌婷,碩士,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教學(英語)。
在21世紀今天的中國,提倡中國文化走出去,文化融合,然而英語學習和教學最終目的不僅光為了提高書寫應試能力,重要的是提高口語就學的重視,語言的目的是培養學習者口頭和書面形式進行綜合運用能力,把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應該和城市中學口語教學一樣受到重視。盲目的授課灌輸知識而不會靈活的應用知識已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英語最終要學會開口進行交際。因此農村初中口語教學必須打破以傳統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過渡到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讓學生積極與教師互動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進行交際的興趣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培養熱愛英語的情感態度、主動開口說英語并進行大量練習、農村英語教師也要提升文化意識和形成對自身專業進行科研探究學習。在英語教學改革中,農村英語教學依然面臨著許多陳舊問題,尤其是英語口語教學。口語技能是聽說讀寫四項中不可缺少一部分,是英語教學重要分支。目前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都重筆試,輕口語技能發展。農村初中口語教學是整個教學薄弱環節,因此提高廣大農村地區的英語水平,時代在發展和進步,要求農村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迫在眉睫。
九江市德安縣位于江西省贛北,是昌九經濟發展交通要道中心地段,德安縣雖有它自己獨特地理位置,但是農村初中口語教學長期受落后傳統教學模式和“五年制”定向師范生土政策影響,該地區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狀況十分落后,本人是一名地道德安人,從小熱衷英語,但受環境條件限制,在英語學習和教學方面一直欠佳,深知英語初中口語教學在家鄉對孩子未來教育發展地位的重要性。本文作者從九江市德安縣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及對策研究。
1.農村初中教學環境的局限性對口語教學的不利影響。農村初中學校大多處于偏遠山區導致教師思想閉塞,學校教學設施落后,英語教學以課本為中心,基本找不到別的教學素材,除了傳統的粉筆黑板灌輸教學,偶爾在課堂給學生聽聽錄音磁帶,沒有統一的多媒體語音室,更別談口語教學,這種教學環境的局限性導致學生開口說英語一直處于空白狀態。
2.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農村初中英語教師一直堅持認為完成教學任務,認真上好每節英語課,把書本上的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學生能及時完成作業,考試能得高分提高升學率,口語教學不重要,大部分英語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難以分配時間在課堂上實行口語教學,這是農村初中口語教學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3.農村初中英語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對口語教學的影響。
首先:很多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緊缺,大部分英語教師不是英語專業,或者一部分英語教師是五年制師范定向分配,教師是口語教學過程的參與者,合作者與促進者,一大批英語教師口語發音不準,專業知識不扎實,在課堂上采用“雙語”教學,這些教師沒有機會繼續深造。
其次:農村交通閉塞,一大批英語教師難以接觸外出英語學習的機會,偶爾有一兩次,名額少,出去學習時間短,知識零散不系統,收效甚微,教師自身沒有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能力等因對口語教學阻礙也是一大弊端因素。
4.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口語表達興趣低。農村孩子基本是留守兒童,除了在學校課堂接觸英語,課后沒有家長監督輔導,在學習輔導這環節基本缺失,學生認為自己的漢語都學不好,英語基礎薄弱,害怕開口說英語犯錯,導致口語表達興趣處于零邊沿狀態,即使偶爾開口說幾句簡單的口語出現錯誤時,害羞的心理障礙一直伴隨,最終徹底對口語失去開口表達意愿。
5.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訓練不足。在應試教育制度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基本沒有得到發展,教師應該意識到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也是鍛煉學生練習聽力和開口交流的好處。
6.現行教材口語話題單一,內容偏離實際。農村初中英語教材也是根據國家教育部門指定的專門教科書,但是農村初中生的生活環境簡樸單一,很多教材內容和農村孩子接觸的知識相差距離太遠,學生所學習的教材相對于偏離農村實際,教師應根據農村當地中學條件,以及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來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內化知識相統一。
7.農村初中英語口語評測體系缺失。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口語教學多聽多練也是一樣的道理。但在整個教學系統里,缺乏英語口語測評是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群體教學的遺漏之處,沒有充分意識到口語教學交際能力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1.政府教育部門提供政策和物力支持,大力改善農村教學環境。
2.促進城鄉英語教師教學交流,提高教學技能,更新教學理念。
3.引進高師資隊伍,加強現有教師專業提升。
4.創設輕松和諧交流環境,因地施教,激發學習興趣。
5.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強化口語訓練。
6.優化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樂學。
7.制定口語評測體系,明確口語教學目標。
8.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需引起重視并加以改善。社會各界要關心留守兒童,要重視農村初中口語教學,不能只把英語作為教學和升學的唯一目的,要拉近平衡農村和城區英語教學的差距。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積累和訓練的結果,需要英語教師不斷更新觀念,加強學習、提升自身口語水平,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需要做出創新,避開“滿堂灌”式英語教學,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學校也要為教師和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建立多媒體教室,購置語音設備,豐富外語學習資料等都是改善教學條件必不可少的手段。
教育部們要拋開陳舊的“五年制”師范生定向制度的土政策,加大和放寬對外招聘渠道,吸引更多綜合性師范優秀英語專業畢業生到農村教學,政府和教育部門給與相關政策和物力支持,加大農村中下學教師的教育培訓制度,促進城鄉英語教學交流。要提高農村口語教學和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依靠教師和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必須結合時代發展,給師生足夠的時間,空間以及通過社會各種措施,讓農村初中口語教學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努力讓農村初中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別輸在起跑線上。
參考文獻:
[1]白俊.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寧夏教育,2008.
[2]張曉寧.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陜西教育,2008.
[3]顧靜.論初中英語口語教學[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9).
[4]汪學斌.提高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效率的對策[J].網絡科技時代, 2008.
[5]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6]朱曉燕.口語教學策略與應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2.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 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8]周星,周韻.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的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對學與研究,2002,(1).
[9]Williams,M.&R.Burden.;(1997).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Harmer J.(1983).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齊 London:Longman.
[11]Ellis,R.1999.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