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練好英語寫作是非常關鍵的,寫作不僅僅要積累一定的詞匯量,還要對所學語法熟練掌握,而要想更好地寫出好的英語文章,就要具有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在日常學習中多積累,尤其是對教材中的作文進行多讀、多翻譯、多分析語境等,只有這樣才會更好地豐富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做好鋪墊。
【關鍵詞】英語寫作;初中英語;話題作文;教材分析
【作者簡介】陳金燕,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中學。
一提到英語寫作,學生望洋興嘆,老師退避三舍。因為寫作訓練耗時費力還低產出,老師對寫作教學的指導積極性不高,直接要求學生在考前背幾篇范文應急,而這種長期缺乏構思和寫作體驗的練習只會讓學生厭倦,思路禁錮,不可能真正地獨立寫作。
在此,筆者充分利用現行人教版初中教材go for it的編排特點“設置系統”和“寫作策略”來幫助學生進行系統的寫作訓練,內化寫作技巧和方法。
一、讀寫結合
1.讀課文。教科書要讀透,因為教科書中的文章,尤其是sectionA3a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結構完整,文筆流暢,語言規范,精彩的一些段落要背誦并默寫;針對setionB2b泛讀課文,有時候要求學生提煉寫作提綱及關鍵詞,訓練學生的構思意識,有時候設計填空:把過渡性詞、句、段或者固定短語、句型挖掉讓學生填;甚至挑選出聽力材料中主題鮮明、語言有趣的對話改寫成一篇短文。
2.讀范文。范文具有新穎的立意、巧妙的構思、清晰的寫作順序,值得學生模仿其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的技巧,一邊讀一邊和學生討論范文的寫作順序,口頭羅列出描述性語句。為了避免枯燥,我經常讓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優秀習作,其他學生在聽的時候記錄:主題關鍵詞、過渡性關聯詞、圍繞主題展開的典型語句,然后根據自己的記錄提問或者復述。
3.自由讀。學生自由選擇題材和內容,自主安排時間,每天堅持閱讀一篇,有針對性設題的更好,這些設題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幫助學生通過通過語篇分析來學習語篇的結構特點及思想表現手法。不僅可以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復習詞匯、拓展知識面、增強語感、打開思路、匯集信息,從而豐富學生的運用語言。
這是語言積累的過程,更是思維發展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感悟、欣賞和記憶語言。
二、講寫交錯
1.講教材意圖。“寫前”即3a部分提供了情境設置、問題提綱、表格提綱,我在寫作備課時對其進行加工:添加圖片還原情境的真實性,讓學生看圖說話;就問題或表格提綱進行“頭腦風暴”,從而激活背景知識,集廣思益收集信息,然后分析文體結構、討論主題及時態,理清寫作思路;“寫作中”即3b根據寫作主題呈現出段落結構或關鍵詞句提示,我經常要求學生據此列出提綱,設計寫作順序,找到自己要重點展開的某個要點,對這個要點進行添加、對提綱進行句型擴寫;“寫后”要求學生根據內容添加聯結詞、過渡句,最后分段。
2.講寫作步驟。可能要學生真正接受、吸收這些寫作方法,還需要很強的可操作性,這樣便于學生在應試的時候節約時間,所以我又將應試寫作的必要條件概括成幾個步驟:審、列、擴、組、分和查“六步”。
一審:仔細審題,明確要求。什么時態?什么話題?什么格式?什么體裁風格?即:what,who,when,where,how,why等等。
二列:緊扣要點,尋求思路。根據時態和話題該用什么相應的句型表達?課本中相關的話題又有哪些表述?我能否用不同的句型和短語來表達?把各個要點按主題分類或者事情發展的順序和層次一一列出。
三擴:甄別要點,詳略得當。每個要點我是否表達清晰?支撐中心句的細節是否有?哪些是不必要的?哪個要點是重點?針對此重點我還可以表達什么?
四組:確定順序,理清思路。這篇短文是按時間、空間或邏輯順序?哪些信息是同一個主題?是主次關系,還是先后關系?應該用哪些過渡句或詞更恰當?
五分:簡單分段,明確得分點。根據“一句話引出話題/問題”、“ 講述一件完整的事/解決問題”、“兩句話談自己觀點或感受”將短文分成至少三段,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
六查:查是否“開門見山,緊扣主題”?英語作文千萬不要渲染氛圍!查是否“語言正確,規范地道”?熟練使用書中掌握的地道句型和自己能準確拼寫的詞匯,避免杜撰句詞。查是否“重短輕長,就易避難”?寫短句忌長句,多用簡單句少用復合句,因為句子越長,出錯的可能性就越大。查是否“過渡自然,畫龍點睛”? 最后一段用1-2句話發表自己的看法或感受,再現主題,可讀性更強!
三、評寫反饋
評寫作文可以只抓重點:一方面是否存在語法錯誤?尤其是時態、單復數、習慣用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動筆實踐中容易出錯;另一方面是語言是否地道?很多學生容易受母語思維定式的影響,在練筆當中被干擾,導致語言錯誤。所以積累課本中學過的固定句型和經典短語是關鍵!
總之,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僅依賴于積累,更在于必要的講解、得當的方法和針對性的訓練,并不是多多益善,否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