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時代下,各種現代教育技術開始與小學的教學實踐產生緊密的聯系。對于農村小學來說,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開始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地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課堂導入環節當中,以此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農村小學英語;課堂導入環節
【作者簡介】徐楠,安國市鄭章學區東柴小學。
一、引言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手段,計算機在現代教育實踐的過程中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和應用,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能夠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因此本文以農村小學英語課堂導入環節為切入點,具體分析現代教育技術在該導入環節的應用。
二、利用計算機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和交際能力
我國是一個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因此在英語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許多學生缺乏一定的語言環境,掌握的是“啞巴式”英語。相比之下,以計算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夠較好地實現文字、圖像、聲音以及動畫之間的緊密配合。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立足于課堂導入環節的實質要求,實現課堂內容創設與現實生活之間的有效結合,通過模仿現實生活之中的具體情境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整個課堂之中。另外,計算機的儲存量比較大,能夠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鍛煉機會,保證學生能夠在主動鍛煉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東柴小學的英語教師在落實課堂導入環節時,將現有的教學內容與計算機技術相融合,結合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制作與播放相關的教學資源。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調查,發現將計算機技術有效融入到英語課堂導入環節之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了普遍提高,英語成績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利用計算機的特殊性,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結合心理學相關研究可以看出,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為了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應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別具匠心、引人入勝的英語課堂導入環節,能夠更好地延長學生的注意時間,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
利用計算機的特殊性,進行歌謠導入法。通過旋律優美的英語歌曲,巧妙地渲染學習英語的氛圍,讓學生充滿激情地進入學習狀態。如在冀教版六年級下冊《Jennys Summer Holiday》一課中,我通過計算機呈現出歌謠《Summer Is Coming》的視頻動畫讓學生們跟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也讓他們了解到這節課即將學習的內容。還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游戲導入法。洛克曾說過:“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一個好的游戲導入設計,依托計算機技術,最大限度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讓學生在詼諧幽默的游戲中接受新知識。如在冀教版三年級下冊《Horses and Rabbits》一課中,我通過計算機展現出動物身體的某一部分或者播放動物的叫聲來讓學生們猜動物的名稱,他們都積極參與其中,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四、運用計算機進行個別化教學,實現因材施教
每個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以及教育背景有所區別,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導入環節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結合不同學生的課堂導入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采取分層教學來保障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實現各自的成長和發展。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實現個別化教學,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障礙。對于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之間進行對話,鼓勵和引導學生將個人所學到的英語知識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主動與他人用英語進行表達。對于一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諸多障礙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來輔助教學,通過導入環節的合理設計來保障教學內容的層次性,采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形式來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參與。
在通過計算機等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個別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分析學生的綜合表現以及參與情況,實現學困生與學優生之間的相互配合,鼓勵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以及揚長避短,通過這種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需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通過小組教學的形式來實現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讓學生通過相互幫助和相互評價來意識到個人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不足,從而主動地尋求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實現個人的全方位成長以及發展。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小學英語老師需要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充分考慮各類影響因素,了解課堂導入環節的設置要求,分析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要求以及實踐情況。
五、結語
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導入環節中,以計算機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浪潮中,我作為一名農村小學一線教師,越發重視如何更好地讓現代教育技術服務于自己的日常教學中,讓自己的課堂導入環節充滿靈動的魅力,從而讓學生獲得思維之趣,參與之喜,成功之樂。
參考文獻:
[1]錢鋒.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整合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