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宇輝
摘要:在過去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是轉移知識的單一領導者,但這種教學模式并不符合現代社會模式的發展。在新時期,以學生的需求和發展為核心,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關注教學過程,已成為現代小學數學的核心理念。下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新時期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數學;教育教學
不同學生的偏好、思維、情感和生活環境的差異最終會導致小學生的被動學習意識的產生,這將使得學生依賴于教師的引導,使他們的學習意識變得懶散。這是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和弱自主學習的主要原因。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問題的存在影響教育質量的提升,這是我們必須要解決好的問題。
1.教育理念的革新
教學理念是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保證,只有符合現代文化發展的正確教育理念,學校和教師才能真正輸出高質量的教學內容。但是,目前許多小學和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即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教學目標,這也是小學數學統一化和表面化的主要原因。由于智力、性格、偏好、教育狀況和生活環境的差異,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態度也會有不同的差異。在這樣的前提下,以學生考試成績為教學目標的單一教學目標不符合新時期的教育理念。新時期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有直觀的考試成績,還要考慮學生學習態度的變化,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養成其獨立學習的能力。可以說,新時期教學理念的核心是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積極獨立的學習。
在新時期,在確定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具體方法時,首先要注意小學數學知識和學生實際生活的實用性。一方面,它為學生提供了應用他們在實踐中學到的數學知識的機會,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另一方面,不同性格、偏好和思維的學生對數學有不同的認識,不僅與不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而且還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
小學生參與數學課直接表明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積極性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始終存在一個重要問題,即教師說話而學生聽取的被動學習情境。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互動可能會妨礙教師的教學進步,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離開學校或脫離老師監督下的學生無法有效學習。在這方面,學校或教師應首先改變靜態的課堂環境。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模型和圖紙來使學生的手和腦移動,這樣學生就能真正感受到數學的變化。一方面,小學生手和腦的共同使用可以增加教學的興趣,另一方面,它可以減少數學對學生大腦的疲勞。
3.加強教師綜合教學能力
作為小學數學的一線工作者,教師是數學與學生之間最重要的紐帶。雖然現代小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和平臺學習數學知識,但最深入、最穩定的仍然是教師的教學。因此,數學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在這方面,學校應該首先組織教師培訓,不僅要加強教師教學的專業知識學習,還要培養學生的互動和溝通能力。其次,它旨在培養教師的思想,包括教育觀念、行為和職業道德。
教育教學的發展離不開相應的評價和研究,教學評估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重要支柱。教學質量評估應包括效果和效率。教學效果應分為短期和長期,教學效果評價標準應以教學效率評價為基礎。短期效應是數學課堂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效果,而長期效應則是學生學習意識和能力的變化。
總結:提高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工作,要求學校和教師不僅要有很強的專業技能,還需要比較好的理論素養。因此,我們必須探索在實踐中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澗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