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燕玲
摘 要:數學教育關乎學生數學素養、計算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但實際上,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缺乏核心素養培養意識,沿襲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實效性和有效性并不理想。我國教育部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應積極將核心素養理念融入教育,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為培養學生數學素質,改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應基于核心素養理念構建新型教學模式。因此,本文將針對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構建展開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育;小學教育;教學模式;數學素質;核心素養
引言
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育,要求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數學知識概念具有一定抽象化、概念化、模式化特點,學習過程中對學生認知能力和綜合素養有一定要求,要求學生具備一定數學思維,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學會學習數學。然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不具備數學思維,認為數學晦澀難懂,沒有掌握正確學習方法,不習慣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甚至會產生數學學習恐懼。因此,教師應基于核心素質理念,進行教學改革,構建教學模式,采取相應教育引導措施。
一、核心素養理念
核心素養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開展教育實踐[1]。具體來講,對學生的教育與培養應從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入手。三個方面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六大素養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2]。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研究制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質量標準”,將“核心素養”置于深化課程改革的基礎地位[3]。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提出,為教學改革提供了導向,提出了教育目標。
二、核心素養理念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通過前文分析可知道,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要求對學生的三個方面六大素養進行培養。從三個方面六大素養的內涵可知道,其教育理念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而數學就是一門要求理論結合實際的科目,偏離現實生活很多數學問題難以解釋。從三個方面來講,文化基礎即學生數學知識基礎;社會參與即數學知識的實踐;自主發展即自身學習能力與潛力的挖掘。因此,可以說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數學教育,要求的是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學生數學實踐能力培養,而不是傳統的理論灌輸。從六大素質方面來看,科學精神即數學思維能力與思考方式;學會學習即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依靠死記硬背學習;實踐創新即提升創新精神,通過實踐實現自我進步。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習的基礎上,更看重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4]。因此,教師用那個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基于核心素養理念構建新型教學模式。
三、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情況
從前文分析可知道,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學習意識。為了對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學模式構建提出合理建議,有必要預先了解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情況。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一些方面存在問題,教學現狀不理想。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很多時候以“教”為中心,側重考點講解,進行理論灌輸,盲目追求考試成績[5]。忽視學生數學實踐能力培養,課堂參與度低。而學生很少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學過程死氣沉沉,取得的教學效益非常有限。例如:在小學五年級因數與倍數的學習中,一部分學生對因數、倍數、指數等概念理解并不透徹,存在諸多疑問,課堂上缺少提出,依靠死記硬背學習,數學問題解決生搬硬套公式,對知識理解不透徹,一旦題型變化便無法獨立解題,教學有效性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適當、適時的教學改革與創新,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
四、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構建建議
通過對小學教學基本情況的了解可知道,小學教學現狀并不理想,難以取得預期教育目標。而核心素養理念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創新提供了導向,指明的教育實踐目標。因此,教學實踐中應基于核心素養理念構建教學模式。下面本文通過幾點來探討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構建:
(一)強化教學適用性
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學,注重實踐與理論知識的結合,強調教學內容與生活的結合,要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在以往教學模式下,理論講解過程抽象性強,易對學生學習信心造成打擊。為削弱知識抽象性,幫助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學會學習,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培養,應強化教學適用性,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具體來講,教學案例的選取中應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使數學教學具有現實性和適用性,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體驗到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應用價值[6]。例如:《長方體和正方體》學習中,教師可準備教學模型,可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物體進行實際測量,通過動手實踐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
(二)提高教學實效性
在以往的教學中,多以“教”為中心,忽視教學效益,教學實效性并不理想,學生文化基礎薄弱,難以實現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自主發展。因此,為強化學生文化基礎,應提升教學實效性,保障教學效益,切勿使教學流于形式。為提升教學實效性,應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具備數學素養,形成數學思維模式。具體來講,教師可通過構建數學問題情境的方式,把一些問題更為直觀的展現給學生,通過數學問題情景來削弱知識抽象性,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身臨其境,把數學問題思考的機會提供給學生,讓學生通過思考后得出答案,而不是單純的模仿學習,進行死記硬背。例如:在《利息》內容學習中,教師完全可創設一個《存款》實踐活動課程,為學生虛擬一個銀行存款情境,讓學生在虛擬情境中模擬銀行存款辦理手續,并自己計算稅后利息。
(三)提升教學考核科學性
教學考核是檢驗學生學習狀態,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教學考核中,缺乏核心素質培養理念,多以閉卷考試為主要方式,卷面成績“一錘定音”。而實際上,這種單一教學考核方式,一些學生會出現“平時不學習,考前搞突襲”的情況,不能真正意義上檢驗學生學習狀態。因此,應積極提升教學考核科學性,使教學考核發揮出應有的職能,檢驗學生學習狀態,督促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具體來講,應調整成績評定權重,削弱卷面考試成績所占比重,把卷面成績降低到70%,同時增加數學實踐成績與課堂提問成績,開展階段性考核,避免學生為應付考試而學習。將課堂提問納入考核范圍,能使學生課堂上精神更集中。例如:在課堂上學生溜號時即時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另如,適時通過啟發性問題,讓學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勇敢提出自己的疑問。而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學生知識鏈上存在的錯誤,便能夠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
結束語
數學教育擔負重要職能,是培養學生數學素質,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技能的重要課程。但傳統教學模式下,很多時候難以取得預期教學效果。而核心素養理念為小學數學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師應積極將核心素養理念融入小學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理念構建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與數學素質,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錦霞.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能力的培養舉措淺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3):179.
[2]王貝貝.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徑[J].中華少年,2018(08):32.
[3]牟寶華.淺析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8(02):188.
[4]陳六一,陳剛.核心素養,詩意的奠基——兼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課堂實現[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45-48.
[5]曹培英.從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科育人價值看數學基本思想[J].課程.教材.教法,2016,35(09):40-43+48.
[6]曾萬強.談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落實[J].教育教學論壇,2018(17):231-232.
(作者單位:汕頭市潮南區司馬浦鎮司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