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君
摘 要: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關鍵是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這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迫切要求。高校的質量意識和責任擔當是實現高等教育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文章重點探討了高校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幾個關鍵點,針對目前高校中存在的質量監控方面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教學質量監控;信息搜集;隊伍建設;質量提升
1.質量信息的搜集和利用
通過信息采集、評價、督導、反饋機制的建立,對影響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各類要素進行數據分析,提供教學課堂質量監督的全過程信息化服務。采取不同形式和渠道保證教學質量信息的上下貫通、及時反饋,實現信息反饋工作的現代化和規范化。
2.重視督導專家隊伍建設
建立及時有效的教學質量信息搜集和反饋機制,對于加強教學管理,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應致力抓好教學質量評估的專家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專兼結合、年齡分布合理、學科分布均衡、有行業專家參與、在職與退休相結合的專家隊伍。由管理部門協同調度,建立定期學習研討的考評例會制度,構建適應的工作模式。
3.持續的質量改進
組織教師技能大賽,評選教學優秀獎,實行定期優秀課堂觀摩活動。同時重點追蹤不及格率高的課程、學生評教分數較低課程、由新任教師主講的課程、新開課程。建立健全的教學通報制度和教學事故處理制度,發揮正負激勵的導向與懲戒作用。
4.高校質量監控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1)“單聲道”現象明顯,雙向反饋存在欠缺。教學督導組成員完成聽課任務,反饋意見建議,但缺少對被聽課教師后續改進的追蹤指導。同行聽課在實際執行中流于形式,隨意填寫。
改進措施:高校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重在閉環運行。督導情況應以督導簡報、教學例會通報、現場工作會議等形式實時反饋,由負責人在規定時間內落實整改情況,在教學例會上匯報工作開展情況,對教學質量評價落后的教師由督導專員持續跟蹤聽課,進行傳幫帶。建立微信公眾號,實時通報督導組意見建議。實行教學質量評價末位警示制度和院長約談制度。對于同行聽課,應要求實時上傳聽課情況,由督導組進行抽查。學院管理部門匯集各類評價信息,人性化地提供給教師,促成教師的自我再評價。
(2)學生評教存在不足之處。不少學生評教敷衍,影響了評教結果的客觀性。而且,在課程結束后進行的學生評教,反饋滯后,在督促教學質量提升方面作用不明顯。
改進措施:以學生滿意度為最高出發點來進一步完善評價標準。提高學生對評教的認識:公正客觀的評價可以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教學相長。高校要人性化的設計學生的評教方法和路徑,完善評教系統,實現實時動態評價。教師通過查看評教結果、建議及教學班級出勤情況,并通過橫縱比較發現自己和其他教師的差距;督導專家可以實時調閱數據,實現精準督導,幫助相關教師改進教學;教務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實時了解教學情況,做好學生評價信息的梳理分析工作,使學生的學習結果、意見建議和訴求反饋落實到部門、教師,督促教師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3)畢業生追蹤調查方式需要與時俱進。常規的調查方式有派人回訪畢業生工作單位,或者向用人單位書面征詢意見,發放統計表格等。取得的調查信息用于改進教學工作。這些方式需要較大的人力投入,信息反饋不夠及時。
改進措施:可通過第三方調研公司對畢業生進行持續追蹤,對本科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調查和分析。調查結果及時反饋至相關部門,完善以結果為核心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促進專業結構優化,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促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4)學院基層教務管理執行力欠缺,教學質量標準管理落實不到位。責任追究與評價的力度不夠。質量監控有標準,但執行不力。自檢走過場,存在數據不真實現象,提供的相關信息有效性不足。重監控,輕復查。
改進措施:加強教學管理團隊建設,重視崗位培訓,提高人員素質。明確職責,確保各項管理標準能落實到位。獎懲嚴明,對整改不力的部門和個人要通報,對表現優秀的部門和個人在職稱晉升和評優評獎方面要傾斜。
參考文獻:
[1]徐 艷,張 軍.高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5(25).
[2]李 博.構建高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經濟,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