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基于作者在德國不來梅哈芬應用技術大學為期一年的學習和研究,從德國ESP教師資質、教學大綱、教材、教學法和學生評教等五個方面,綜合介紹了德國ESP課程的設計模式和特點。
關鍵詞:德國應用技術大學;ESP;大學英語;課程設計
一、教師資質
德國ESP教師不僅有語言學學歷背景,還有其他專業的學歷背景。即使是只具有外語專業博士學位的教師,也會通過自學所教學生的專業知識或者與專業教師合作進行教學。外語與專業合作教學的方式也是德國不來梅哈芬應用技術大學GUUGLE計劃中對教學的改革嘗試。以商務英語ESP為例,由英語教師和英語授課的國際化管理的教師共同完成教學。英語教師以專業目標情境培養語言技能,而專業教師則用英語作為語言工具傳授專業知識,兩者共同設計考核方式,綜合評定學生的英語能力。
二、教學大綱
教師在ESP教學大綱中根據專業對英語學習的需求不同制訂不同的學習方案。文理科的總學時都分為自主學時和教師輔助學時。自主學時在自主學習中心或者網絡平臺上完成。教學大綱規定自主學習內容為:與課程相關的聽說讀寫語言能力、學習方法和反思、語言練習。教師輔助學時即為課堂學習的課時,內容包括制訂學習目標、學習計劃,指導小組學習,講解練習和備考。ESP英語的學習方式為分組學習,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另外,大綱中還根據《歐洲語言教學與評估框架性共同標準》規定了應用技術大學本科階段在B1通識的語言基礎之上,完成以專業為重點的閱讀能力、論文寫作能力、海外實習的語言需求、談判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學術報告能力與演講技能,最終達到B2標準的目標,
三、教材
在德國不來梅哈芬應用技術大學,教師可自由選擇教學材料,他們可以要求學生購買指定教材或者教師自編書籍,也可以發放電子或者紙質講義,還可以利用圖書館或者網絡資源,甚至可以不使用任何文字資料。即使指定了教材,教師也可以自由選取材料中有助于培養能力的內容,而不必面面俱到的向學生輸入知識。以商務英語為例,第一學期教師從指定教材中選取了詞匯練習、語法練習、聽力練習、配合補充講義和網絡資源,著重夯實語言基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第二學期教師則選取教材中的案例分析,著重培養學生使用英語參與商務會議和談判的能力。主講教師Voges教授認為任何教材中的內容都可能出現內容滯后,或者不適合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學習風格的問題,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多渠道選取教學內容,并敢于在課堂上大膽嘗試。
四、教學法
側重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確保能力的“輸出”,因此教師授課的內容并不豐富但講解深入淺出,非常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往往針對學生的專業選擇教學內容,而不僅僅拘泥于課本的內容。比如,科技英語的教授布置的項目作業是“改良一個機械裝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尋找一個存在“弊端”的機械裝置,然后提出改良方案,并用英文形式做出書面報告和口頭演講。這不僅考查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考查了項目問題是否真實存在,更加重視項目作業的原創性,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抄襲和不確定的信息來源。
五、學生評教
教師在教學的每個環節的嚴格要求,是教學質量的保障。德國教師對教學有比較高的自主權,他們可以自由選取教學內容,也可以自由采取考試的形式。雖然德國的應用技術大學沒有引入第三方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實施督導和考評,也沒有相關的考評機制,但學校也鼓勵學生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向教師提供提高教學質量的建議。學生的問卷調查內容包括:①課程內容。如理論是否結合實踐,實踐練習是否充分等。②教學過程。如教學是否提供或者推薦學習資料,是否回復學生的問題并幫助學生備考等。③教輔設施。如是否滿意教室環境和課表的安排。從學生的調查問卷中能看出學校“重實踐”的教學理念。雖然學生評教的結果不能作為教師評價的依據,但是學校的管理人員會將分析好的數據提供給教師作為改善教學質量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熊 華,譚萬敏.高等應用技術院校ESP課程設置探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7(6).
[2]黃玉倩.大學英語教學體系中的ESP課程設計[J].校園英語,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