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紅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門比較抽象和困難的學科,綜合性較強,涉及許多復雜的概念和知識。研究表明,只有通過實質性的實驗訓練,充分發揮好課堂物理實驗“催化劑”的優勢和作用,更加注重數字化實驗系統,才能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擴展想象空間,把物理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讓學生綜合發展。文章主要通過物理實驗的教學理論,對當前新課改下滬粵版的物理實驗課堂做一些探究和引導。
關鍵詞:物理實驗;物理課堂;思維意識
1.注重實驗教學步驟,豐富物理課堂內容
為了適應當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各學校對物理教學都加大了重視,都逐漸重視物理實驗課。而且傳統的物理課堂呆板而缺乏新意,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開發和擴展。因此,教師需要加強數字化和理論化的系統實驗教學,對當前物理課堂的重要理論公式和實驗操作流程做計劃和完善,利用物理實驗發現物理的本質,讓學生明白物理的實驗過程與生活實際之間的各種聯系,才能把數字化的物理實驗學習理念植入課堂教學中,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實際的理論內容,利用數字化的信息平臺,學生之間共同合作討論研究。通過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討論測評,擴展出新穎的課堂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采集數據和收集當代教學實際,真正做好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的教學。
2.加強物理課堂實際理論,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
新課改的物理實驗教學,強調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教師要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前,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和步驟進行整理,使用概念教學的模式,有效地把物理實驗融入課堂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對物理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做好實驗的準備,讓復雜的理論知識直觀化、生活化,才能有效地激起學生對各種類型的物理實驗現象產生一定的好奇心,才有可能積極主動地去完成每一個必要的實驗步驟,充分提高學生的積極能動性。“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也是滬粵版物理實驗教材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教師要把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等實驗器材給學生準備好,并指導學生移動光屏等實驗操作流程,發動學生的能動性,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實驗內容,形成深刻的實驗印象。對于凸透鏡成像規律,在學生做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記憶口訣和學習技巧,比如“兩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虛實,焦點之位不成像”等。通過一些實際的物理實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不斷提高。
另外,配合有效的教學模具,能做到讓學生集中實驗課堂精力,迫不及待地自行實驗,通過學習之后親自動手操作,發揮實驗對物理課堂的優勢和作用。自主的探究實驗過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實驗課堂效率,使師生合作關系融洽,也就發揮了“催化劑”對物理課堂的作用。比如,滬粵版物理教材中提到“小車”實驗,在《探究物體不受力時怎樣運動》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的實驗器材,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提供給學生斜坡和小車,或者讓學生自己動手選取實驗所要用到的器材,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探究實驗現象,研究小車的運動規律,并有效地結合課本理論知識,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等。
3.引入先進的物理實驗教學,保證物理課堂的生動性
現代化和數字化的系統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催化劑”,適用于初中物理實驗輔助教學,教師要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結合數字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把物理課堂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對初中物理電學、光學、力學等各種實驗現象的探究,有效地鞏固理論知識,并結合圖像分析的模式引發學生思考,讓每個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中的道理,培養學生勤動腦、勤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用心思考,遇到不懂的實驗現象和實驗步驟,及時地詢問教師和同學,認真感悟和理解,制訂出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真正落實到物理實驗課中來。
總而言之,教師要結合自身的實驗教學經驗,給學生營造獨立思考、團結互助、用心感受、自由探究的實驗氛圍,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優勢,合理地設計實驗方案,并注重實驗教學步驟,豐富物理課堂內容,不斷地加強物理課堂實際理論,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綜合地引入先進的物理實驗教學,保證物理課堂的生動性。
參考文獻:
[1]南鋼洋,王彥瑜,張建川,等.核物理實驗中模數轉換器選型及其供電方案[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1(2).
[2]蘇 巖,張 偉.“非常規”物理實驗在小學科學課程中的應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