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發梅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2-165-01
摘要 合作學習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模式,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融洽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業效率和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被廣泛應用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踐中。
關鍵詞 合作學習 田徑專修教學 合作技能
一、引言
以中小學學校體育和體育教育專業田徑專修教學改革需要為研究的邏輯起點,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教學實驗法,對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體育教育專業田徑專修班的應用效果進行實證研究。研究采取隨機抽樣分組的方法將實驗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模式教學。
二、在田徑專修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應用研究的必要性
(一)合作技能是當今社會人才的必備素養
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基礎,面對不可預知的困難和挑戰,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相互依賴、支持和合作。合作不僅是人們學習和工作的需要,更成為一種生活的態度,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已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備品質,成為社會人才的必備素養,現代社會對高等教育提出了培養具備合作技能的社會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田徑專修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
田徑專修課程是專業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在田徑普修教學基礎上繼續拓展和深化,在鞏固完善跑、跳躍、投擲主要項目技術的同時,更著重學生專項技能和中小學體育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多年來,針對提高專修課程教學質量進行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筆者長期教學實踐中觀察發現,田徑專修課程教學質量仍然受諸多現實因素制約:學生人數多但場地器材不足,教材內容增多但課時緊縮,客觀條件的限制使教師的教學工作倍感壓力;為完成教學任務,多數教師把教學大綱中可定量評價的技術評定與達標放在重要地位,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學習主要圍繞技術的改進和運動成績的提高進行,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被弱化,而情感需要、學習動機、探究欲望和個性的社會化發展常常被忽視。
三、田徑專修教學合作學習實施
(一)小組規模與成員構成
為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和組員的參與度,根據教學內容、場地器材條件,確定每四人組成一個合作小組,采取學生自愿組合和教師調配相結合的方式,分為五組。教師根據前期測的測試診斷,從學習態度、理論知識的掌握、技能水平、個性特征等方面綜合考慮,盡可能做到優勢互補,以便于充分調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為組間公平競爭創造客觀條件。
(二)角色分工,明確個體責任
初步組成的合作學習小組中各個成員的角色分別為小組長、記錄員、監督員、協調員,每個角色須明確責任和分工。在后續合作學習過程中,每三周進行角色輪換,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體驗不同的角色,在小組共同活動時相互理解和信任,利于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和人際關系發展,促使互動合作順利進行。小組長——由專項技術和運動成績較好,性格活躍,有一定的決策能力和組織能力的組員擔任,主要負責組織合作學習活動、分配學習任務,帶領組員共同完成合作目標。記錄員——由做事踏實認真的組員擔任。負責記錄每個組員每次合作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小組討論的結果、發現的問題,協助組長完成小組反思、階段性小結和總結。監督員——由頭腦冷靜,有正義感、自律性較強的學生擔任。負責提醒和督促組內成員執行小組規則,積極參與合作,以防止出現責任渙散;在需要時根據合作態度、參與度為小組成員打分。協調員——由有包容心、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較強的同學擔任,在組內成員意見不一致出現沖突時協助緩和矛盾,積極協調關系,協助組長完成小組總結。
(三)技術教學合作學習
結合項目技術改進、教學技能和合作技能提高呈現合作學習目標;教師集中講解示范、集體練習后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小組成員互相觀察分析,糾正錯誤,改進技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巡回指導,對學生糾錯時采用的輔助手段、觀察的面和點、技術分析理解和語言表達、合作出現的問題等提供幫助和引導;結束組織各組進行討論交流;課后完成小組小結。
(四)準備活動實踐教學合作學習
教師講解教案設計、編寫與教學內容安排,明確目標和要求后,合作小組需利用課余時間在一周內完成教案設計和編寫,課后合作學習的時間、討論交流結果須在小組學習記錄本上記錄,課后合作活動情況以視頻或錄音的形式留存。在規定時間內將教案電子文檔、小組記錄照片以及視頻或錄音資料等打包上傳QQ群。成果展示過程中其他成員可以作其助手幫助布置場地,展示結束后該成員對展示過程進行自我評價,小組長對本組合作情況進行反思;小組成績采用組間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由其他各組從教學內容、組織形式、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和創新意識、合作參與度方面現場評分。組間互評結束后,教師集體點評,提出改進意見。展示小組需在課后進行小組討論,修改完善教案。因時間限制,各合作小組成果展示不能在同一次課全部完成,為保證合作學習效果評價更客觀公正,各組打包上傳后的文件資料不能再更改,在第二輪合作學習時,小組的出場順序變為逆序進行。
四、結語
教師觀念和行為的轉變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前提。教學觀念更新決定著教學改革能否順利實施,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時從無意識到有意識需要較長時間,包括教師的觀念和行為的轉變。想要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下獲得豐富的個體體驗和收獲,教師還需要真正接受并認可該學習模式并身體力行,將合作學習的精神融入自己的言行舉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