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婷
【摘 要】與注重學術理論成果的大學階段不同,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更注重基礎性知識的積累,教學模式比較靈活,難度和知識量都相對較大。但同時教師的教學又不能只針對學生的考試,所以教師的教學質量需要得到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寫作能力 閱讀能力 口語表達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055
在高中階段,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是很強的,是打下學習基礎的最佳時期。而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寫作與閱讀能力都需要日常積累,口語表達能力需要多加練習。由此,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這三方面出發,探究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一直是學生的難點所在,無論是在考試中的運用,還是在日常語文活動中的利用,閱讀能力都對學生展現自身實力產生了最直接的影響。所以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十分有必要的了,以下幾種教學手段,主要針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第一點,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后,學生已經發現語文學習中閱讀的難度很大,并且自身也不能很好的處理閱讀題型,這就讓學生漸漸失去了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的信心和興趣。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語調優美,吐詞清晰的漢語朗讀音頻,不必明確讓學生必須聽懂和理解,更多的是讓他們欣賞和品味,感受漢語的魅力。雖不必明確播放音頻的目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確實是在用心去理解字句涵義并且努力聽懂音頻內容,這就是教師播放音頻的成功之處了。既培養了學生對語文世界的興趣和探索動力,又切實的達到了教學目的。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聽寫漢語短故事,利用高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好奇心理,給他們繼續聽下去的動力和興趣。在聽寫過程初期,教師可以放慢語速,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感悟閱讀聽寫的規律和技巧。在堅持一段時間后,教師就可以循序漸進的加快語速和閱讀內容的難度,適時地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
第二點,端正學生關于閱讀學習的心態。教師要引導學生喜愛閱讀,更要讓學生不畏懼閱讀,有克服難題的態度和行動。語文學習在高中階段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高考,但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意義則是讓他們將來多一項漢語技能,多一點機會,而閱讀又是語文技能運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在與人交流時,要運用到的就是閱讀能力,先要聽懂了對方的話語,才能有下一步的行動。所以學生更不能放棄或畏懼閱讀。教師也要時常鼓勵和激勵自己的學生,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二、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是除了閱讀能力外,學生應該具有的另一種能力。寫作板塊在高中語文試卷中,占有最重的比例,作為題目的作答自然不必說,測驗的就是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在仿寫句式的解答中,寫作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還有改錯題型,學生需要先讀懂選段,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改錯。甚至于閱讀題型,也有寫作能力的運用。所以教師對于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遇到課文的評講,教師要格外細心。通過一篇文章的教學,教師要運用到自身的寫作思路,寫作方式和分析基準,然后才能把自身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傳遞給學生,這需要教師長時間的言傳身教。所以,每一篇課文的講習都需要教師傾盡才華。
除了課內文章,語文試卷上的閱讀講解也有它不同的側重點。課內文章重在培養能力,增強實力,而試卷文章則是為了測試學生的分析能力,讓學生能查漏補缺,彌補自身的不足。所以在對試卷文章進行講解時,教師主要是教給學生根據文章總結主旨,推測長難句或生詞的含義,以及正確答題的技巧等等。試卷文章的分析和講解,教師可以適當的把這個任務交給學生,既能直觀的觀察到學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又能給他們足夠的空間獨立思考,學會主動學習。
同時,對于學生課外讀物的閱讀量,教師也要做好監督提醒工作。新聞讀物和科技讀物是兩種考試常用的閱讀素材,了解熟悉新聞時事和科技發展對學生來說也是有百益而無一害。除了督促學生利用閑暇時光閱讀這方面的漢語讀物,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堂時光,例如開課前十分鐘或者早自習二十分鐘讓學生閱讀相關資料。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寫作能力的形成也是需要時間積累的。但是只要教師堅持教學,學生堅持努力,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就是成功的過程,結果一定會有巨大的驚喜。
三、口語表達能力
與前兩個需要培養的習慣不大相同,口語表達能力在高中考試中幾乎沒有直接的體現。甚至口語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也可能有較高的語文成績。這就能表明口語表達能力和口語練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沒有必要的了嗎?并不是這樣的,在文章開頭就有提及,高考固然是高中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目標,但是學生通過高中三年的語文學習,到最后不應該只有一個蒼白的成績,應該要具有一個完整的語文實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才是高中學科開設語文科目的真正意義。
關于高中語文學習中的聽說讀寫能力,“說”的能力最容易被忽視,卻又是最要緊的一種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實力的輸出和體現,而且一個表達流利的學生,語文成績一定不會太差,而語文成績不錯的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卻是不能保證的。所以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口語練習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讀課文文章,試卷文章,以及課外讀物。朗讀也是理解過程中的一種。這樣的過程可以練習學生的語速和語感。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設交流小組,引導學生用語文與教師和其他學生互動討論,交流學習心得,談論語文文化知識。語文角的開設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開口說語文的勇氣和流利程度,但是又能很好的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口語練習的成果雖不能直接表現在考試成績上,但是它的益處確實是涉及到語文試卷上的每一種題型的。引導學生進行適量的口語練習,對于教師提升自身教學質量也是有良好作用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是基本策略。要知道語文教學重點就在于培養學生的人文修養,而閱讀、寫作、與口語表達這三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離開了任何一方面,語文教學都是不完整的。由此,教師應該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以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為重點切入點,為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不斷努力。除此之外,教學畢竟不是單方面的活動,需要教師有腳踏實地的教學原則,也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為教學質量的提高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