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姍
【摘 要】新課程改革過后,科學教育逐漸走入課堂,進而逐步被人們重視,但是由于之前的教學方式影響太深,導致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時候有許多不好的學習習慣,這些習慣現在嚴重干擾到學生科學知識的學習,因此老師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科學 學習習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28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許多老師覺得自己的學生現在處于小學階段,語文數學才是最重要的科目,科學雖然也是學生必須要學習的科目,但是在更高階段的學習中不會學習科學,所以老師并不注重科學知識的講解,甚至有一些科學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也并沒有投入太多的心思。正因為如此,導致學生科學成績比較低,學生對科學知識也基本不了解,但是現如今,科學成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所以老師要改變自己對科學的看法,同時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科學的習慣,認真學習科學知識,進而提升他們的科學水平。
一、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優點
(一)提高學習效率
雖然說小學學生學習壓力不大,學習的內容也不是很多,但是這并不代表學生在小學階段不會遇到什么困難,再加上小學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它主要是讓學生打基礎的階段,所以如果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那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會有非常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當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后,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這樣他們的學習效率會逐漸提升,而且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也會逐漸提升。
(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雖然時代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之處,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懶惰。很多人覺得現在擁有的科技已經可以取代自己做很多事情,也正因如此,很多學生的綜合能力很弱,再加上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家長往往只寵愛這一個孩子,導致學生比較懶,學習也不積極,使得學生成績并不理想。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自己,并且能夠讓自己順應時代的發展,不再因為時代進步、家長寵溺而放松自己。不僅如此,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時候,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好科學這門學科,還可以促進科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進而綜合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讓他們能夠在小學階段打好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
(一)培養觀察能力
科學可以說是一門探究性的學科,有許多科學知識都是研究者從自然生活中探究得來的,所以觀察能力對于科學而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年齡比較小自己并沒有太好的耐心,也并不想仔細觀察事物,最終導致學生并沒有獲得觀察能力。因此,老師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時候,首先要培養觀察能力,讓學生能夠主動觀察自然生活中的事物,進而可以提升他們的科學水平。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帶一些實物,這樣可以給學生帶來一些樂趣,如果一直讓學生根據課本觀察,即便課本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但是這也無法避免學生因為內容太枯燥而產生厭惡的情感,但是老師帶來的實物卻可以讓學生感到新奇,即便這是學生經常看到的,也可以讓學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進而主動去觀察該實物。除此之外,老師要采取一些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因為現階段的學生對很多事物基本都是三分鐘熱度,即便老師能夠讓學生有興趣觀察,時間一長,學生的興趣也會逐漸消失,例如,老師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制造一個畫面,以此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能夠長期觀察下去。
(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每個班級中總有幾名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這些學生可以說是班級其他人的榜樣,同樣也是老師最信任的學生,通過觀察這些學生的日常生活,可以發現他們基本都擁有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是說,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而言非常重要,正因為如此,老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能夠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過,老師在培養學生該能力的時候,首先要告誡學生家長,不要在家中直接告訴學生題目的答案,因為有很多學生在家中做作業的時候,孩子一問他們問題,家長馬上就把答案告訴學生,這樣會讓學生比較懶惰,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會想要主動思考,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無法被建立,如果學生在家中的時候有些問題真的不會做,家長要采取提示的方式,簡單的提示學生,讓學生能夠自己找到解答的方法。在學校的時候,老師要在課堂上多留給學生一些時間,要讓他們能夠擁有更多自由討論的機會,對于一些科學知識,老師可以先簡單的講解一下,然后根據內容給學生提一個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不能是太難的,要確保學生能夠解決該問題,之后便讓他們自由討論,通過討論得到最終結果,這樣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質疑能力
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影響太深,使得學生覺得老師講解的內容都是正確的,即便自己發現了疑問也不會提出來,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老師,但是真實情況并非如此,老師并不是萬能的,老師也是普通的人類,也有犯錯的時候,所以,新課程改革后,老師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如果自己對該知識點有疑問,就要大膽的提出來,請求老師幫忙解決。不僅如此,老師要讓學生能夠有自己提問的意識,所以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給學生講一個知識點后,讓學生自己提問,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老師要一點點的幫助學生解答疑惑,老師也可以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疑問,因為有很多科學問題是有關的,而且有一些問題僅僅是更換了提問的方式,只是學生不知道而已,所以老師最后總結問題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讓學生擁有更多理解答案的時候。不過,因為學生已經適應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突然更換教學方法可能會讓學生有所不適,所以老師在課堂上首先要鼓勵學生,讓他們能夠鼓起勇氣提出問題,提問過后老師也要表揚學生,說他提出的問題很好,以此來培養學生的主動質疑能力,進而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科學現如今已經變得非常重要,社會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科學能力,因此,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時候,老師要多尋求一些培養策略,在實施這些策略的時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地讓自己的學生多獲得一些學習的能力,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科學水平,也可以提升他們的科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