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莉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思想熱潮包羅著整個教學行業,在傳統教學方式屢次顯露落后性的情況下,數學教育方式的改革具有必然發展性,數學教學面向現代化已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因此,對數學教學方法的探討已經成為教師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方法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59
數學的邏輯性和嚴謹性有助于學生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綜合學業素質。但是,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嚴密邏輯性卻是學生的學習難點,尤其是在初中階段,數學有了質的飛躍,告別了小學階段的簡單直觀特點,迎來了思維邏輯性、抽象性的特點。因此,在這般焦灼的教學形勢下,教師有必要對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一、緊抓數學基礎教育,奠定良好學習基礎
學生的數學基礎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學生在數學道路上的起跑線。因為,初中數學是一個關鍵的學業跳板,它是小學數學和高中數學之間的橋梁,它的知識既不像小學數學那般直觀常規,又不像高中數學那般復雜多變,它是處于一種獨特的平衡階段,對學生未來的數學發展道路具有決定性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初中數學既是一種機遇,又是一種挑戰。
初中數學具有內容抽象性、思維嚴密性、范圍廣泛性等特點,對學生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課本內容上,還包括課外知識的拓展、多向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在這樣的學習背景下,緊抓基礎教育是教師的首要任務。很難想象,沒有堅實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生會在數學的道路上取得成功,這就好比沒有牢固地基的高樓大廈,即使外表輝煌無比、氣派萬千,最終也難逃坍塌成廢墟的命運。所以,學生沒有堅實的數學基礎,就沒有進階的機會,因為初中數學內容,所有知識都是層層相依的,不會獨立存在,缺乏最基礎的知識,學生的知識體系就不會完整,經常出現漏洞百出的現象。往往在考試的時候,這類學生對考試題會有熟悉感卻又不知從何下手,最后自然也不會獲得理想的成績。比如,當學生遇到一道比較復雜的拋物線應用題,并且很清楚它的解題方法,甚至解題步驟都了然于心,學生知道它是摻雜了圓的知識點,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就可以解決,但是,學生卻忘記了圓的標準方程。所以,最后學生還是無法完成這道本應該完成的題。因此,為了避免這種不良情況的出現,教師應該緊抓初中數學基礎教育,為學生奠定好堅實的知識基礎,致力于推動初中數學教學進步。
二、從細節出發,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細節決定成敗,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初中數學的必要條件。因為初中數學是一門以計算為主的嚴謹性學科,它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態度。因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注重細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這種要求需要避免時間局限性,學生不僅僅應該在考試中注重細節,還應該在日常的學習時間中做到:從細節出發、保持嚴謹態度、嚴格要求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學會注重細節,才會明白細節的重要性。
比如,在日常的家庭作業中,學生應該在高效率完成任務后,從細節出發,仔細檢查作業,找出不足之處,并加以完善,力求達到理想的學業境界。另外,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面,教師可以從數學課前預習、課間認真聽課這兩個方面進行。
首先,數學課前預習對學生的課間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提前學習老師將要講授的內容,在第一次理解的基礎上,從中找到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后帶著問題聽課,針對性地吸收教師所傳播的數學知識,進而高速地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其次,在數學課間學習時,集中注意力是最重要的,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專注地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盡情地遨游在課堂知識的海洋中。因為在進行課堂授課之前,教師都進行了相關知識的備課工作,完備教學方式和清晰的教學線索是教師贈與課堂的禮物,所以,在如此專業知識充分的數學課堂上,學生應該跟隨教師的步伐,積極吸收課堂知識。當然,教師在注重學生課堂專注度的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防止學生盲目接受知識、不會思考的現象發生,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積極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全面化、深層次發展。
三、多元化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在初中教學階段,數學所具有的基礎性和抽象性相互銜接、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個豐富多彩、變幻莫測的數學王國。但是,據了解,在如今的數學教學中,數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并沒有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題海戰術的觀念深入人心,繁重的學業壓力讓學生透不過氣來,進而在繁忙的刷題時光中迷失自我。這導致許多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形成:“想要學習數學”的意識形態,而是被動的接受:“必須學習數學”的不良意識。因此,敷衍的數學學習行為也就橫空出世了,初中數學的教學道路也就出現了兇猛的攔路虎。綜合上述情況的考慮,教師應該從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多元性出發,以多姿多彩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我想要學習數學”的良好學習意識,進而達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比如,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機下,開展數學趣味做題比賽,秉承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發典型的數學題給學生,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的數量多,然后評出最后贏家,進行合理、實用的物質獎勵。也可以開展“我是最強數學講題人”的活動,公布同一道數學題,要求參賽學生從不同角度,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對數學題進行全面性地知識剖析。但是題型的選擇就需要具有知識的豐富性和題型的典型性。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課堂時間還給學生,鼓勵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數學知識的探討,相互分享自己的解題看法和解題技巧,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擔當數學講師的角色,以平和親近的方式、簡單易懂的同齡人的語言,進行數學題的講解。事實表明,這些多元化的數學教學方式是適合初中教育的,它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表現出卓越的優越性,是一個值得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考慮的優良教學方法。
左拉曾經說過:“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道路上亦是如此,我們教師需要在已有的教學基礎上,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積極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初中教學方法進行完善。并且以自己最飽滿的教學熱情和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進行教育工作,為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進步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