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摘 要】作為一名教師,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具有“會學習”的自學能力,今后能夠輕松自如地進行終身學習,這比傳授給他們具體知識內容更為重要。“授人以漁”就是講的此道理吧!這正是“新教育理念”“新課標”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的綜合體現。
【關鍵詞】自學 能力培養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41
在教學教育活動中,如果作為教師的我們注意指導學生在學法上進行改革,有意識有計劃地通過教學和課外活動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將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使學生獲得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學能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我們的教學效率和質量也就會較大幅度地提高。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具有“會學習”的自學能力,一個學生有了自學能力,他就可以主動學習、獨立思考。今后能夠輕松自如地進行終身學習,這比傳授給他們具體知識內容更為重要。“授人以漁”就是講的此道理吧!這正是“新教育理念”“新課標”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的綜合體現。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學是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自學活動,教育學上稱為學生獨立的學習活動。這種自學是在國家統一的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它要受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的約束,需要有教師直接而有系統的指導,因而它同本來意義上的自學是有區別的。本來意義上的自學,具有某種“無師自通”的含義,這種自學一般適用于成年人,是指以掌握學習方法并具備自學能力的個體。它在學習方向的確定、學習內容和教材的選擇、學習進度的安排和學習困難的克服等方面,都由學習者個人掌握。而小學生的自學,只是在學校系統教學條件下的一種自學活動。這個特點是由基礎教育的性質和少年兒童的智能發展水平所決定的。有的教師說:“手把手地教學生,還有不少學生學不會,怎么能自學?”這種看法觀點是由于未能很好理解新的教學教育理念而產生的。
為什么要提倡小學生自學?一是由于知識技能的掌握,必須以學生的獨立觀察、思索和主動消化、吸收為前提,事實上一切有成效的學習都必然含有大量自學的因素;二是現代的教育遇到了教學內容廣泛、教材形式多樣、課程目標明確而時間有限的矛盾。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學任務的完成,知識水平、智能發展和創造才能的培養,都要依據學生自學能力的高低和主動性的強弱而定。許多出名的教育家公認,學生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早期培養,是取得最佳教學效果的決定性條件之一。目前,不少學校把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當作教學改革的主攻方向,這是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新課程標準中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要求。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很有道理的。
小學生是能夠學會自學的。雖然他們的自學活動只適應于較簡單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內容,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對他們自學能力的培養一定起步要穩、指導要夠,但是也不可過低估計小學生的自學潛力。在我們農村小學,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父母雙雙外出打工,留守兒童家庭輔導為零,學生相對來說自學能力就要強些。這就說明,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并不困難,只要方向對頭、措施有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就一定會嘗到甜頭,獲得成果。
小學生語文的自學能力就是指學生學習時所采用的手段、方式、途徑等語文綜合素養能力的集中體現。它包括:1.運用工具書的能力。如學會較熟練地查字典、詞典的能力等。2.預習教材的能力。如語文課畫出重點難點,初步領會課文大意等。3.閱讀理解能力。就是讓學生形成與閱讀教材相適應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勤于動腦的良好自學習慣的培養等。4.口語交際表達和習作能力。5.記筆記和書寫動手能力。
那么,怎樣培養小學生語文的自學能力昵?首先,要克服“頭難”關。小學生開始自學,可先進行一些簡單易行的帶有模仿性的單項訓練,如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訓練、說完整句子的口語訓練等等,然后再創造條件,逐漸把自學活動引進整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去。
其次,教師要努力研究學生的自學困難,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目前,教師把預習引進課堂。課內預習的優點在于既便于教師面對面的直接指導,更主要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自學能力,又有利于減輕學生課外的作業負擔,讓學生學得輕松、快樂,同時還有利于師生之間及時而充分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饋,促進教師對教材教法的自覺理解,更有效地改進教學。如我在小學語文長期的教學中,堅持進行課內預習嘗試。不僅能扣緊教材,而且能摸準學生的思路和疑難問題之處,分析課文重點突出,語言簡練,富有啟發性。學生在課堂上態度主動積極,思維活躍,情緒高漲。所教班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欣賞能力,比其他六年級上到七年級的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強,語文素養和能力強,學生的學業成績喜人。
我認為學生自學能力強了,就逼著教師要多動腦筋認真鉆研教材,即使教過多次的課文也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探究問題。這就說明,學生自學不但沒有降低教師的作用,相反的對教師的教學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過程更是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總的來說,強調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和習慣的培養,絕不僅僅是個教學方法的問題,而是教育思想上的一個大的轉變,因此要認真學習新課改、新課標的教育理論,圍繞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不斷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