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欣
【摘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教育重要性比較高,屬于基礎性課程。在小學語文教育體系中,不同的教育方面對于幼兒的成長均會形成直接性影響,只有不斷的強化和優化小學語文教育水平,才能真正實現對小學生素質的全面性提升和培養。對此,本文圍繞小學語文教育,探討多元化發展的教育方法,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者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多元化發展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46
從當前的教育現狀來看,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仍然面臨著比較嚴峻的挑戰和發展困境,其主要問題在于教學方法、教師的素質水平等方面,這也嚴重阻礙著小學語文的持續性發展創新。在新時期環境之下,教師有必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推動小學語文教育水平持續穩定的提升。對此,探討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的多元化發展具備顯著教育價值。
一、突出主觀能動性,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當中,課程的教學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在課程不斷改革創新的當下,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水平,這也逐漸成為了小學教育中的關鍵性話題[1]。對此,通過多年教育經驗認為,只有在課程教育當中充分體現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觀性,并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可以真正在教育當中體現學生的學習作用,發揮學生的學習地位。在小學語文教育當中,教學環節以往都是以講解式、灌輸式的課程為主,這一種課堂本身并不能有效的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而還會讓學生對語文課程形成抵觸情緒。對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要下雨了”這一內容教學匯總,教師可以借助優化預習作業的方式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預習閱讀,分析文章中動物之間的對話,并仿照對話方式造句(用……正……呢)。借助這一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開始前就更好的了解學習內容,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面對。
二、創新教學理念,實現多元化發展
如何構建高效率教學方式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育的關鍵性話題,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也是深化推動我國教育改革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從建構主義來看,只有更好的突出學生的學習意識,才可以真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經驗與知識,從而達到個體化的提升。為了更好的保障小學語文教育質量,教師有必要在教學理念方面進行適當的創新。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便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差,課堂由教師所指導,學生被動參與,從而導致教學質量比較差[2]。對此,為了更好的保障學生的參與效果,教師需要在理念方面適當改進,尤其是將課堂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在知識傳遞過程中對學生負責。作為教師而言,可以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散思維、嘗試表達,將教學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促使學生可以全面、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需要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不僅僅是在教師與學校,家長也需要擔任一定的教學任務,教師應當督促家長在家庭中多引導學生,讓學生多說、多聽、多表達從而鍛煉語文能力[3]。
例如,在《自選商場》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這一篇課文的主要教學目標在于對生字詞的理解,同時也會涉及到一個交流的過程。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很容易出現今天感興趣、明天不喜歡的現象,所以教師便可以借助布置家庭作業的方式,促使讓學生回到家庭中與家長進行口語互動,以商場為主題進行互動,并將互動過程在下一堂課中分享。借助這樣的方式突出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性,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
三、轉變教學方法,實現多元化發展
無論是任何的學習,興趣都是最好的教師,同時也是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力,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為活躍的因素之一小學語文教育當中[4]。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為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適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借助當代社會中的各類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微課是一種由短視頻為主要教學載體的教學方式,微課教學本身在小學語文教育中也有較為突出的應用價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創建教學情境從而實現課堂氛圍的改善[5]。微課環境之下的情境創建相對于傳統課堂而言也存在明顯差異,其可以高度突出和展現在新課程導入、課堂中典型教學片段、重點探究活動、當堂測練、課堂小結、課堂后反思等多個環節。另外,對于教學難點、重點或易錯點,教師都可以借助制作微視頻輔助資料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學生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對于學生學習的查缺補漏有著明顯的幫助。
例如,在《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借助在網絡當中搜尋相應的資料,然后制作成為微視頻,在課堂開始之前先將視頻借助聊天群等途徑傳遞給學生,在課堂開始時先播放微視頻,借助視頻中的視覺、聽覺感染力優化學生的理解與感受。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內容作為課堂引入進行教學。另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播放、暫停、循環,這也是靈活化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元化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較高,不僅可以有效的改善課程教育質量,同時還可以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對于課程教學的改革創新有著質變性的推動作用,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課程改革思路,圍繞著教學重點與教學目標在教學理念、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法等多個層面上進行課程改革,達到課程教育質量持續性提升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祝懷新,盧雙雙.以色列中小學環境教育多元化途徑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8,14(6):211-212.
[2]羅雯怡.新媒體時代下大學語文教學方式改革[J].語文建設,2017,23(11):8-9.
[3]吳小麗.探究中國新時期合唱藝術發展的多元化——評《合唱藝術》[J].新聞愛好者,2017,31(5):220-221.
[4]周晶.多元化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探析——評《多維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育》[J].新聞與寫作,2017,1(5):311-313.
[5]譚洪進.跨學科下大學英語教學的多元化發展——評《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哲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6,21(6):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