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錦萍
【摘 要】新課程改革后,素質教育成為現階段的重點,教育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相比之前的要求而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且在班級管理方面,也發現了許多問題,所以班主任要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 班級管理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95
對學生而言,班主任相當于他們在學校的家長,而且自從學生開始上學以來,他們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中的時間多很多,所以班主任所起的作用非常大,正因為如此,班主任要正確實施班級管理的措施,進而能夠有效地管理班級,學生能夠在學校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進而逐步提升他們的學習水平。當然,班主任也要搞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樂于說出自己對于班級的疑問,這樣可以更好的讓班主任實施策略,最重要的是可以更好的管理班級。
一、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班主任的絕對管理
正是因為班主任相當于學生在學校的家長,相對其他的任課老師,班主任的任務更加繁重,同時他的權利也更多,所以在班級管理方面,往往是由班主任自己一個人決定。不僅如此,班主任覺得自己的權利就是管教學生,覺得如果學生脫離了自己的管教,他們的整體學習氛圍也會受到影響,所以一旦學生待在學校,就要絕對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如若出現不服從的現象,班主任也就會采取一些措施來讓學生聽從自己的管理。對于一些活動,學生如果想要舉行,首先要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只有班主任能夠同意,證明該活動才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若班主任不同意,那該活動會被直接制止,如果學生在沒有征得班主任的同意下進行一些活動,并且被班主任發現,學生終將會受到一定的懲罰。這是因為班主任的絕對管理,導致學生在學校受到嚴重的束縛,甚至會有一些學生會對班主任的管理作出反抗,而且班主任往往會教授學生一門學科,如果學生對班主任的管理存在質疑,那他們很可能會對班主任講解的學科產生厭煩,甚至會出現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現象,這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二)任課老師與學生的矛盾嚴重化
班主任既然作為學生的家長,那學生在學校遇到的問題總會由班主任想方設法的解決,而在學校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問題就是任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雖然說,任課老師是學生知識的講解者,而且年齡比學生大很多,所以學生要在一些方面采取老師的意見,但是,任課老師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也會有出錯的時候,所以有很多學生會與任課老師發生矛盾,導致課堂進展并不順利。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會盡量調和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但是,班主任往往會站在任課老師這一邊,因為班主任總會覺得老師是正確的,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學生無理取鬧,最終使得課堂無法進展下去,正是因為班主任的這種偏見,導致學生對于班主任產生很大的意見,甚至會有學生因為覺得委屈而放棄學習。
(三)缺乏與家長的溝通
現階段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而且他們的父母也往往是獨生子,所以學生會受到多方面的寵愛,尤其是他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會對孩子產生溺愛,覺得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是正確的,最終使得學生養成了許多不好的行為習慣。如果班主任沒有和家長有太多的溝通,導致班主任對于學生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學生的一些行為習慣,導致班主任可能會做一些學生比較敏感的行為。甚至,會有一些學生在學校表現一種狀態,而在家中表現的卻是另一種狀態,如果出現該現象的是學校中的優等生,由于班主任覺得該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好,在學校的表現也非常好,所以班主任并不會過分的關注該學習,也不會出現糾正學生習慣的現象,但是當學生回到家中,卻表現出非常多不好的習慣,而且由于家長的寵愛,并不會糾正學生的行為習慣,最終使得學生不能全面的發展自己。
二、解決班級管理問題的策略
(一)班主任分散管理權利
其實班中可以管理班級的不只有班主任一人,班主任完全可以設置一些班干部,讓班干部幫忙管理班級,以此來糾正自己在班級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當然班主任在選舉班干部的時候,不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因為班主任往往只會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來選拔,但是,有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并不適合當班干部,最終使得班級管理權利完全回歸到班主任身上,所以,班主任在選舉班干部的時候,要采取民主的方式,讓那些想當班干部的學生去講臺上競選,由其他學生對競選的學生進行投票,當然對于結果班主任也要適當的做出一些調整,不過盡量還是支持學生的選擇,只有這樣才可以選舉出最適合學生的班干部,讓他們能夠分擔班主任的管理權利。而且,班主任在選舉完班干部之后,要盡快給他們分配權利,同時讓他們有決定班級活動的權利,實施該方法之后,班主任要定期的召開班干部會議,讓他們說一下近期班級的情況,同時也說一下最近學生想舉辦的一些活動,讓班干部說一下自己的意見,班主任可以結合班干部的意見來確定是否舉辦該活動。
(二)合理化解任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
班主任在處理任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時,首先要搞清楚事情的原因,分析該事情是誰對誰錯,班主任在化解該矛盾的時候,要公平公正,不要完全站在任課老師這一邊,因為有些事情確實是任課老師的錯誤,并不是學生的錯誤,如果班主任一味地站在任課老師這一邊,很容易讓學生受到打擊。當然,在處理該事情的時候,班主任要盡量分析一下每個人的正確之處和錯誤之處,盡量采取公平的方式化解矛盾,不要讓雙方對彼此產生誤解。
(三)多與家長溝通
班主任在學生剛進入學校時,首先要讓學生把家長的聯系方式告訴自己,班主任要定期的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說一下學生在家中的表現,以此來更加了解學生,同時班主任也要說一下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讓家長多了解一下學生。班主任要結合學生在家中和學校的表現來確定自己重點關注的學生,畢竟,班主任要管理的學生有很多,不可能將所有學生都作為重點關注的對象,所以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表現來選取,以此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然班主任要定期更換自己重點關注的對象,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班主任的關注,這樣學生才會感到班主任的公平之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班級管理方面,班主任要多花費一些精力,確保自己的學生能夠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同時也可以在學校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們能夠更加全面的發展自己。